[实用新型]燃气表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4845.7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黎林;龙宪韩;方海军;韦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创仪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8 | 分类号: | G01F1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表的连接部件,具体地讲,是一种燃气表接头。
背景技术
使用在燃气管网中的接头除了需要保证燃气能够顺畅流通以外,还需要能够防止燃气泄露而发生安全事故,对接头的密封效果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的燃气表接头通常采用翻边铆接的形式,将接头的翻铆边伸入到燃气表壳体内部后进行滚边冲压,从而将接头翻边铆接于燃气表的通气口位置。但是,这类翻边铆接型接头仍然存在安装不够稳固、抗扭强度有限等问题,安全性能尚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强度高的燃气表接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燃气表接头,由管体和设置于管体末端的翻铆边组成,翻铆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花键型压铆齿。压铆齿可以增加翻铆边夹持燃气表壳体的紧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翻铆边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六个花键型压铆齿。等间隔地设置压铆齿可以保证翻铆边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安装错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管体顶部与翻铆边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下方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加强板可以增加翻铆边的夹合紧度,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能够密封接头与燃气表连接处的细小缝隙,从而有效地提高接头的密封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燃气表接头在翻铆边上设置压铆齿来增加翻铆边与燃气表外壳的铆接强度,可以保证接头与燃气表的稳固连接,提高燃气表接头的抗扭强度,并提高燃气表接头的密封效果,具有安装简便、强度高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和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表接头的结构。该燃气表接头由管体1和设置于管体1末端的翻铆边2组成,翻铆边2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花键型压铆齿3。管体1通常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金属管,翻铆边2为与管体1形状相同的圆周金属边,将翻铆边2伸入到燃气表壳体内部进行滚铆处理而压折弯曲后就能够实现翻铆边2与燃气表的结合。在已经向外翻折的翻铆边2上还可以设置压铆齿3,按照压铆齿3的位置进行压合可以进一步增加翻铆边2夹持燃气表壳体的紧度。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翻铆边2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六个花键型压铆齿3。等间隔地设置压铆齿3可以保证翻铆边2的圆周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安装错位。当然,如果压铆齿3个数越多,所增加的安装强度就越强,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加工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所以花键型压铆齿3的个数可以根据制作材料和安装要求而灵活选择,只要压铆齿3在翻铆边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就可以起到平稳连接、增加安装强度的作用。
在燃气表接头的管体1顶部与翻铆边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的下方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4。加强板5用于增加翻铆边2翻折后夹合燃气表外壳的紧度,密封圈4一般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用于弹性地密封接头与燃气表连接处的细小缝隙,能够有效地提高接头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创仪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埃创仪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4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