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4353.8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正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内衬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由玻璃钢和钢筋混凝土层复合而成,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成本低廉的管材。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各项给排水的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管道主要有水泥管、铸铁管、钢材管、铝塑复合管、高密度聚乙烯管以及玻璃钢管等。在这些管道类型中,水泥管强度低,密度大,管壁易滋生对水质有污染的细菌,目前已经停止使用;而铸铁管、钢材管不耐腐蚀,成本高,重量大,不易运输;铝塑复合管只是用于小口径的冷水管,其大小通常只有40——60mm,且生产成本非常高;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强度低,不耐高压,变形大,成本高,灵巧每根的长度只有2——3m,安装不便。玻璃钢管道比强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性能优异,但成本很高且安装要求高,使用中也有一定的限制。
而选择工程用的管材不仅要考虑技术,质量的可靠性,先进性,还要考虑其经济性。但综合上述所列举的管材类型中,无论是选用哪一种管材,都无法达到最佳要求,并且在工程建设完毕的后期,其使用寿命的周期较短,运行维护费用却居高不下,这是导致目前各项管道工程建设的成本屡创新高的原因,也不符合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的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成本低廉的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属于复合管材。结构包括一管体,管体内为空腔通道,管体由内衬层以及外护层复合而成,内衬层套设在外护层的内部,内衬层包括至少一层的玻璃钢层,外护层包括至少一层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合的钢筋混凝土层,外护层的外径为管体的外表面,内衬层的内径为管体的内壁面。
通过这样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纯纤维缠绕玻璃钢管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不匹配的问题,在提高管道刚度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且管道内壁光滑,沿程阻力小,运输费用和维护成本低,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其综合经济性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中,1、管体,2、外护层,3、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2所示,中间为空腔通道的管体1由内衬层3和外护层2粘接复合而成,内衬层3采用单一层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即玻璃钢层,该玻璃钢层的厚度达到2.5mm,内面为光滑面,外护层2采用单一层的钢筋混凝土层,该钢筋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由于内衬层3的内径小于外护层2的内径,内衬层3的外径小于外护层2的外径,内衬层3的外径与外护层3的内径相对应一致,内衬层3可依靠自身刚度及加强筋直接嵌入外护层2的内部并粘接固定,外护层2的外径作为管体1的外表面,内衬层3的内径作为管体1的内壁面。
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轻,避免了整条管线在十分恶劣的土壤环境中的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管体的内壁光滑流量大,可方便的与其它管材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设计出更多不同结构形式的管道,但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基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正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正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4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惰性轮弦轴的小提琴
- 下一篇:T型锁扣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