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血栓用推进旋进注抽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3410.0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闫士举;宋成利;郭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5/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推进 旋进注抽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与介入除栓手术器械配合使用的除血栓用推进旋进注抽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静脉血栓会导致下肢长期肿胀,静脉曲张,破溃不愈等。更严重者,静脉血栓脱落并转移到脏器还可导致致命的并发症。例如,静脉血栓转移到肺部并沉积,可造成患者肺栓塞死亡。采用微创介入手术疗法,经皮穿刺一个微小的切口将专门的除栓手术器械插入静脉,在X光透视下直接进行接触溶栓和除栓。与内科药物疗法及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微创介入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患者创伤小,受静脉血栓沉积部位深度影响小等优势。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ZL20032012106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静脉取栓管》(授权公告号为CN2659350Y)公开了一种静脉取栓管。该专利由通管丝、取栓管及球囊3部分构成,优点为可取出四肢深静脉血栓而不损伤静脉瓣膜。专利号为ZL96245233.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血管取栓导管》(授权公告号为CN2268496Y)公开了一种血管取栓导管。该专利实际上为一种双腔导管,其中一腔连结球囊,用于供应液体或气体使球囊膨胀;另一腔用于血液喷流。该专利的优点为可自动判别导管头端是否到达血栓位置。专利号为ZL20062016468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取栓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042451Y)公开了一种取栓器。该专利采用由记忆合金丝构成的伞状结构进行血栓刮除,采用套管将刮除后的血栓排出体外。该专利采用金属丝而非球囊进行血栓刮除,可提高刮除效果。上述3个专利的共同点为:均直接采用除栓元件对血栓施力使其从血管内壁上脱离,整个除栓过程中有血栓沉积的静脉段完全处于开放状态,这使得已经从血管内壁上脱离的碎小血栓块有可能沿两个方向部分地进入人体血液并转移到其他部位或脏器,不能被彻底排出体外,造成潜在的脏器栓塞危险。
申请号为92106702.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取体内脏器血管栓子的导管》(公开号为CN1072867A)公开了一种取体内脏器血管栓子的导管。该专利由一个带有球囊的内导管和一个用于收集碎血栓块的带有喇叭口并开设有侧孔的外套管构成。该专利已经考虑了碎血栓块的收集问题。但是,该专利的喇叭口为一大小固定的硬性结构,不能适应不同患者血管的粗细不等,另外,这种硬性结构不利于外套管头端与人体血管接触部位的密封,再加上喇叭口附近还开有一些侧孔,这些原因都将导致部分碎小的血栓块仍有可能残余在血管内而不能被彻底排出体外。
专利号为ZL20082009825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治疗血栓的滑动式组合导管》(授权公告号为CN201192520Y)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的滑动式组合导管。该专利由一个芯管和一个套管构成,芯管和套管头端分别连结一个球囊。该专利拟通过套管头端球囊的来回拖动来刮除血栓,而芯管头端的球囊则专门用于对有血栓沉积的静脉段上端进行封堵。该专利的优点是专门设置一个元件用于阻止碎血栓块残留,但是,由于该专利只是对血栓沉积的静脉段的一端进行封堵,另一端仍然处于开放状态,因此,仍然不能保证将所有碎血栓块全部排出体外。
上述的现有技术均未解决除栓手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已经从血管壁上脱离的血栓块彻底排出体外。基于这种现状,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为:除栓过程开始之前首先对有血栓沉积的局部静脉段进行两端临时封堵,除栓过程开始之后,一旦血栓块从血管内壁上脱离随即就地将其经由专门的通道排出体外。为了实现这一解决方案,除了必须具备对静脉的血栓沉积段进行两端封堵并执行血栓刮脱的专用手术器械外,还必须具备配套的抽吸装置,以便根据需要随时将刮脱的血栓块排出体外。为了在抽吸碎血栓块过程中使被封堵的局部静脉段内的负压不至于太大而造成血管损伤或影响抽栓效果,所配备的抽吸装置还应满足这样的需求:在从被封堵的局部静脉段内抽吸碎血栓块时还应同时向该局部静脉段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肝素。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ZL0312885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授权公告号为CN1226059C)公开了一种自毁式安全注射器。该专利针头座具有与外套固定及自动松开使针头内缩双重功能,且芯杆一旦推至外套底部即可自动锁紧,实现自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科人工植体结构
- 下一篇:可调整缝针弧度的外科手术用缝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