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电缆及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72620.8 | 申请日: | 2010-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乐;肖翠玉;陈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宇讯同轴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F24D13/02;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电缆 内地 恒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电缆及含有该加热电缆的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地区的冬季时节气温较低,为保障正常生活,人们通常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加温取暖,当前室内取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炉灶取暖,采用一家一户的方式利用炉灶燃料直接取暖,其炉灶必然会占据较大的室内空间,在使用时需消耗大量燃料,且容易因供氧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而生成一氧化碳,存在中毒的危险情况;b管道集体供热,利用热电厂发电余热或蒸汽锅炉以水或蒸汽为热载体对部分用户或小区域性用户供热,此供热方式的运行成本较高,费时费工,且在管道供热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导致热效率低下,供热保暖效果较差,供热不稳定、可调性差;c利用电热器取暖,基本为一家一户采用空调、电暖件等取暖,此种取暖方式一方面占用室内空间,且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其供暖区域狭小,热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的室内取暖方式普遍存在燃料消耗大、成本高、占用室内空间、安全性低、热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节省空间的加热电缆及含有该加热电缆的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电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热电缆包括导电 加热芯线Ⅰ,所述导电加热芯线Ⅰ的外围设置有矿物绝缘层,所述矿物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导热外套管。
优化地,所述加热电缆还包括导电加热芯线Ⅱ,所述导电加热芯线Ⅱ设置在所述矿物绝缘层的内部,所述导电加热芯线Ⅱ与所述导电加热芯线Ⅰ的同一侧端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含有加热电缆的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电缆、恒温测控装置、电源,所述加热电缆铺设在地面内,所述恒温测控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控制开关及探测所述加热电缆温度的热敏电阻器,所述控制开关、所述热敏电阻器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加热电缆与所述恒温测控装置串联接入所述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电缆包括导电加热芯线Ⅰ,所述导电加热芯线Ⅰ的外围设置有矿物绝缘层,所述矿物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导热外套管,其结构简易,制作成本较低,铺设方便,将所述加热电缆铺设在地面内,因此不占用任何室内空间,且地埋式的加热电缆不容易受到损坏,其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中,将加热电缆铺设在地面内,所述恒温测控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控制开关及探测所述加热电缆温度的热敏电阻器,所述控制开关、所述热敏电阻器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加热电缆与所述恒温测控装置串联接入所述电源,利用所述加热电缆通电发热升温,对地面进行加热,使地面温度升高,进而使室内的温度上升,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利用所述恒温测控装置对所述加热电缆的温度进行探测和控制,使加热电缆及室内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保证温度在规定的温度值偏差 范围内波动,加热达到设定温度后,温度变化偏差范围小,不产生多余热量,因而省电、经济,运行成本较低,加热电缆在建筑施工中预先铺设在地面内,在不需要加温的时段无需收藏,不受集体供暖限制,使用方便,且不需日常维护,安全可靠,由于加热电缆是预设在地面内的,因此,不仅不占用恒温加热室内的空间,停用后也不占用收藏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利用率,而且不容易受到损坏,其使用寿命长,如按规定设计、生产、使用,其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加热电缆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加热电缆结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室内地埋式恒温加热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电缆包括导电加热芯线I 11,所述导电加热芯线I 11采用镍铬合金或康铜,所述导电加热芯线I 11的外围设置有矿物绝缘层13,所述矿物绝缘层13为MgO、AL2O3等高纯度、高温电容结晶材料,所述矿物绝缘层13的外围设置有导热外套管14,所述外套管14采用连续的不锈钢或铜或铜镍合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宇讯同轴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宇讯同轴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食海参生产工艺
- 下一篇:乳液聚合中的苯乙烯酚乙氧基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