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2421.7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强;朱晓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金辉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移式 叉车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移式叉车油缸,具体地说是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的油缸结构很多,由于间隙缓冲结构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此许多叉车油缸都采用了间隙缓冲结构。然而,油缸工作时,活塞运动会产生较大的震动,由于前移式叉车油缸长度较大,哪怕微小的震动都会引起较大的震动。震动会破坏叉车整体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前移的效率,影响整个叉车系统及其正常工作。而且,现有的油缸缓冲技术一般采用的都是单边缓冲,即在活塞推进端采用缓冲装置,而活塞回来时的震动缓冲效果就不太理想了。因此简单的间隙缓冲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人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加高效的缓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叉车的震动问题,同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加强油缸的缓冲效果,提供了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组合、导向套、油缸体和支承环,其中油缸一端为活塞杆组合,油缸体包裹住油缸,油缸体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油量进口,活塞与油缸体接触部分设有支承环,所述远离活塞杆组合那侧的油量进口与活塞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离活塞杆组合较近的油量进口跟活塞柄与油缸体之间的空间处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钢球、弹簧、压簧、单向套,钢球与弹簧相连接,单向套与压簧相连接,压簧与弹簧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机构的边上设有缓冲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通道位于远离活塞杆那侧的缓冲机构边上,缓冲通道与缓冲机构相连通,活塞杆组合与活塞柄交界处设有缓冲通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通道位于离活塞杆组合较近的缓冲机构边上,所述油量进口设有2个支路,所述支路分别与缓冲机构和缓冲通道相连接,缓冲通道与油缸中心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向的缓冲装置,即活塞来回运动时均对其进行缓冲,使油缸的震动尽量地减轻,保证了叉车整体的稳定性。而且叉车的缓冲装置添加了单向套,弹簧,压簧和球和缓冲通道,对油缸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组合1、导向套2、油缸体3和支承环6,其中油缸一端为活塞杆组合1,油缸体3包裹住油缸,所述油缸体3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油量进口9,用以控制活塞的运动方向,远离活塞杆组合1的一侧设有活塞,当油缸运作时,活塞在油缸内水平来回运动,活塞与油缸体3接触部分设有支承环6。
在油量进口9与活塞之间设有缓冲机构11,所述缓冲机构11包括钢球4、弹簧7、压簧5、单向套8,由弹簧7压紧的钢球4抵住了油的入口,油在注入的压力下,挤开钢球4,流入缓冲机构11,这样就减缓了油流入的速度。压簧5固定了单向套8,单向套8保证了油的流向,当活塞反向移动时,油不会因此而流入缓冲机构11。
远离活塞杆组合1那侧的缓冲机构11设有缓冲通道10,油流经缓冲机构11后流入缓冲通道10,缓冲通道10出口位于活塞杆与活塞柄交界处。活塞工作时,活塞移动会将活塞杆与油缸体3之间会留出空间,如果没有设置缓冲通道10,由于油压不变,空间突然增加,所受的力会有个突变,那么这个力的突变会引起较大的震动,对整个叉车的稳定造成了影响。而缓冲通道10的存在使得受力面积一直保持不变,避免了震动。
另一侧的缓冲机构11的缓冲通道10出口设于油缸中心,油量进口9后有2个支路,一条通向缓冲机构11,一条作为缓冲通道10流入油缸中心,油经过缓冲机构11流入活塞柄与油缸体3之间的空间。同样的,当活塞头被推出间隙槽时,受力面积突然增加,也会产生一个力的突变,因此在此设置缓冲通道10很有必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较优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发下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改变,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金辉,未经何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铰链
- 下一篇:抽水泵浦的自动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