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材浸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2287.0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友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材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线材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有的用户需要使用浸过油的成卷金属线材,传统成卷金属线材的浸油工艺是用喷枪往线材上喷油。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浪费原料油,增加成本,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而且线材浸油的效果不够好,内部的线材可能浸不到油。如果采用浸油槽来浸油,将成卷金属线材从浸油槽取出时,浪费的原料油更多,工作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油效果好,耗费油料少,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生产成本低的线材浸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材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槽,包括沥油架,所述的沥油架包括底座、沥油盘,所述的沥油盘由底座支承,所述的沥油盘的一端包括出油口,所述的浸油槽位于沥油盘出油口的下方。
所述的沥油盘的盘底倾斜,所述的出油口位于沥油盘倾斜盘底的最低部位。
以上所述的线材浸油装置,包括复数根支承条,所述的沥油盘为长方形,所述的出油口位于沥油盘长轴的一端,所述的支承条平行于沥油盘的长轴,分散地布置在沥油盘的盘底上。
所述的支承杆为木杆。
以上所述的线材浸油装置,包括挡架,所述的挡架包括2根立杆和横杆, 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横杆固定在立杆上。
所述的挡架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斜拉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立杆上。
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在处理成卷金属线材时,先将成卷金属线材放入浸油槽中,待油料渗透到成卷金属线材的内部后,直接吊到沥油架上沥油,沥下的油料从沥油盘的出油口流回浸油槽,金属线材表面的油料沥干净后再作为成品吊出。本实用新型浸油效果好,耗费油料少,生产成本低,不会对生产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实施例中,线材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槽1和沥油架,沥油架包括底座2、沥油盘3,沥油盘3由底座2支承,沥油盘3的一端有出油口301,浸油槽布置在沥油盘3出油口301的下方。沥油盘3为长方形,出油口301位于沥油盘3的前端,沥油盘3的盘底302倾斜,前低后高,出油口301位于沥油盘3倾斜盘底302前方的最低部位。
沥油盘3的盘底302上布置了4根木制的支承条4,4根支承条4平行于沥油盘3的长轴,分散地布置在沥油盘3的盘底302上,用以支承成卷的金属线材。木制的支承条比较柔软,可以防止刮伤线材。
为了充分利用沥油盘的空间,成卷的金属线材从前至后,直立地放置在支 承条4,需要在沥油架的前端布置挡架5,挡架包括2根立杆501和3根横杆502,立杆50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横杆穿过立杆501上的通过,固定在立杆上。为了加固挡架,挡架5还包括斜拉杆303,斜拉杆303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上端固定在立杆301上,构成三角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线材浸油装置以上实施例在处理成卷金属线材时,先将成卷金属线材放入浸油槽中,待油料渗透到成卷金属线材的内部后,从浸油槽越过挡架5直接吊到沥油盘3上沥油,沥下的油料从沥油盘3的出油口301流回浸油槽1,金属线材表面的油料沥干净后再作为成品吊出。用浸油浸油槽浸油,油料容易渗入金属线材卷的内部,浸油效果好,金属线材表面的油料沥干净后再作为成品吊出,浪费的油料少,生产成本低,不会污染车间的生产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除湿消胀提神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