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2187.8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丽水市浙南蓄电池隔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21/02;F26B2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回馈 微波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干燥设备,具体是一种微波干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蓄电池隔板干燥的热风回流微波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微波是无线电波中频率最高的频段,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波长为1m-1mm。微波辐射到物体上时,未被反射的电磁波进入到物体内部与构成物体的分子等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对于不同的物质,微波能产生热效应、生物效应和化学效应等能量转换,从而产生热量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除了被加热物料升温外,几乎无其它损耗。目前,被加热物料加热过程当中产生的热能重复回馈利用加热干燥的设备还没有,特别是用于蓄电池隔板干燥的微波干燥设备中还没有这种新型结构,目前急需出现一种可以对微波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进行重复回馈利用的微波干燥设备,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对微波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进行重复回馈利用的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包括加热腔体,加热腔体内设有微波发生器,加热腔体上方设有排湿系统,微波发生器下设有物料输送系统,加热腔体包括互通的前加热腔体、后加热腔体,前加热腔体的前、后端底部分别设有前热风回馈口、后热风回馈口,各加热腔体上方均设有排热系统,排热系统端部设有排热风管,后加热腔体上的排热风管与后热风回馈口相连接。这样,经一次干燥作用后的热风通过排热系统抽取经排热风管将其输送到热风回馈口,进行二次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加热腔体内的温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加热腔体内的饱和蒸汽度,排湿效果好,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并且还节约资源。
进一步,前加热腔体上的排热风管与前热风回馈口相连接,多个热风回馈口运用有效提高了设备干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后加热腔体的后端底部设有热风输入口。物料输送系统的进料端、出料端分别设有微波抑制器,这样可以有效放置微波泄漏,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生产。加热腔体壁上设有一组维修窗,所述加热腔体外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外设有隔热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利用多组排热系统抽取通过加热腔体内的热风经排热风管输送至各热风回馈口进行热风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加热腔体内的饱和蒸汽度,提高排湿效果,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加热腔体1、微波发生器2、排湿系统3、物料输送系统4、前加热腔体5、前热风回馈口5-1、后热风回馈口5-2、后加热腔体6、热风输入口6-1、排热系统7、排热风管8、微波抑制器9、隔热保温层10、维修窗11、隔热保温箱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包括加热腔体1,加热腔体1内设有微波发生器2,加热腔体1上方设有排湿系统3,微波发生器2下设有物料输送系统4,加热腔体1包括互通的前加热腔体5、后加热腔体6,前加热腔体5的前、后端底部分别设有前热风回馈口5-1、后热风回馈口5-2,各加热腔体1上方均设有排热系统7,排热系统7端部设有排热风管8,后加热腔体6上的排热风管8与后热风回馈口5-2相连接。前加热腔体5上的排热风管8与前热风回馈口5-1相连接。后加热腔体6的后端底部设有热风输入口6-1。物料输送系统4的进料端、出料端分别设有微波抑制器9。加热腔体1壁上设有一组维修窗11,所述加热腔体1外设有隔热保温层10。所述热风回馈微波干燥设备外设有隔热保温箱12。
使用时,开启设在前加热腔体5前的风机,开启微波发生器2,机器运转,设备开始干燥作业,同时开启排湿系统3。当加热腔体1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启排热系统7,通过加热腔体1内的热风经排热系统7输送至热风回馈口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可提高加热腔体1内的温度和饱和蒸汽度,提高物料的脱水量,达到高效干燥的目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浙南蓄电池隔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丽水市浙南蓄电池隔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