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顶棚及其型钢条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2144.X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生 |
| 主分类号: | E04D3/00 | 分类号: | E04D3/00;E04D3/35;E04D3/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县鸟松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顶棚 及其 型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建筑物顶棚及其型钢条结构,尤指一种提供顶棚各层板搭接的型钢条,以及以该型钢条为基础的建筑物顶棚。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钢构建筑的顶棚的型钢条,主要提供顶棚各层板搭接,而此类的型钢条,较普遍者为图7与图8所示的C型钢2(其形状较接近ㄈ型,惟,惟循通称而称为C型钢),但是由于C型钢2主要架设于建筑物架体4,藉由该ㄈ型的直立板21作为强度支撑屋顶板材3,但是因为ㄈ型只有一个直立板21,因此必须藉由C型钢的间距缩短来增加强度,但是若密度过高,则会增加材料成本的支出。
因此,有设计者设计有一“钢构桁架屋顶用型钢条结构”,申请且获得中国台湾专利第M382166号,依据其专利说明书所载,其主要由钢材一体成型制成的型钢条,其断面的中央顶面部设具为水平面,由该水平面两末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成两条对称的中央直立部,再于两中央直立部的底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成两相对称的水平底面部,且该两水平底面部的末端又分别垂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两相对称的侧立部,并由两侧立部的末端再分别朝向两中央直立部方向水平弯折设具成两水平承载部;其中,该两水平底面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中央顶面部的宽度,而该两水平承载部的自由端与相邻的中央直立部之间,又各相距有一间距,且该两侧立部的高度均小于中央直立部的高度的一半。依据其所载的功能,增加桁架屋顶的受力强度,同时又可提高搬运及施工过程等安全性的多重功效。然而,依据该案的说明书以及图7式所揭露,该案为了要从d1(宽度)至d2(间距)形成收敛状,以及为了折成水平承载部,欲制成此种斜度其制工必须相当精准,因此要达到质量完善齐一具有相当的困难度,除了钢条不易加工外,更致使制造成本增加,且其钢条主体结构上宽下窄,则容易造成重心不稳的问题。此外,该案的结构上有一d2(间距),因此在钢建筑架构完成后,易形成一个空洞而不平整的缺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善前述单一C型钢强度不足的问题,而且也改善前述新型第M382166号制造不易问题,且因本实用新型结构宽度长重心稳,更加强结构的稳定,亦可改善其重心不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顶棚型钢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材一体制成的型钢条,该型钢条由上而下的断面形成上部为一较大ㄇ形框,该较大ㄇ型框的ㄇ型两脚板分别向内侧折成一横片,该各横片内侧向下形成一直片,且该两直片平行相距,藉由该较大ㄇ型框、两横片以及两直片的框围而界定一框室,该各直片底缘形成一向外侧延伸的底片,该各底片于外侧形成一较小ㄇ型框,且该较小ㄇ型框的顶部与该较大ㄇ型框底部有一直立向的间距。
一种建筑物顶棚结构,包括一建筑顶棚型钢条结构,该建筑物顶棚型钢条结构,包括由钢材一体制成的型钢条,该型钢条由上而下的断面形成上部为一较大ㄇ形框,该较大ㄇ型框的ㄇ型两脚板分别向内侧折成一横片,该各横片内侧向下形成一直片,且该两直片平行相距,藉由该较大ㄇ型框、两横片以及两直片的框围而界定一框室,该各直片底缘形成一向外侧延伸的底片,该各底片于外侧形成一较小ㄇ型框,且该较小ㄇ型框的顶部与该较大ㄇ型框底部有一直立向的间距;其中该较小ㄇ型框的顶部与该较大ㄇ型框底部有一直立向的间距,该间距填设选自于硅酸钙板、钢板群组之一,且该选自于硅酸钙板、钢板群组之一抵于直片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各底片的底部至该较小ㄇ型框的外缘,结合设一盖板,该盖板即可提升屋顶板材整体性,且由于该盖板可将框室封闭,因此该框室内可以形成一个置放电线的“管道”,以便于灯具装设,而不需额外再装潢设置灯具,且其附着的钢条结构重心稳,因此其下端亦可加装任何材质饰板或吸音板,使其建物内部更加美观与环保,无需再装设固定用条,增加装潢设计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型钢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型钢条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型钢条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顶棚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顶棚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合状态剖视图;
图7为先前技术立体分解图;
图8为先前技术组合立体图。
【图号说明】
1 型钢条 11 较大ㄇ形框
111 脚板 12 盖板
13 横片 14 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生,未经李天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