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1999.0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明;沈孙园;孟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H59/00 | 分类号: | B65H5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张紧装置,特别是一种即能补偿张紧绳长度变化又能保持张紧力不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刷等领域用于对线或绳等材料进行张紧时对张力值有特殊的要求,即要求该张力值不能随张紧绳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对绳、线、钢丝等柔性材料进行张紧主要是利用液压、弹簧等张紧装置,这些张紧装置提供的张紧力恒定,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但是装置复杂,价格昂贵,使其不能被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补偿张紧绳长度变化又能保持张紧力不变的张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紧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定滑轮,每个定滑轮均通过一个滑轮固定轴与机架转动相连;位于两个定滑轮之间的滑块与机架滑动相连,在滑块上设置动滑轮;砝码与滑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改进:在机架上纵向设置凹槽,两个定滑轮位于凹槽的左右两侧,位于凹槽内的滑块与凹槽滑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定滑轮位于凹槽上端的左右两侧,在凹槽的下端设置限位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砝码通过连接杆与滑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由于采用了动滑轮机构,并用砝码对柔性材料提供恒定不变的张紧力,从而实现了既能补偿张紧绳长度变化又能保持张紧力不变。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张紧绳、线、钢丝等柔性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张紧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中心位置处纵向设置凹槽9,在凹槽9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与机架1固定相连的滑轮固定轴3;即两个滑轮固定轴3对称地位于凹槽9上端的左右两侧。每个滑轮固定轴3上套装一个相对于此滑轮固定轴3转动的定滑轮2,从而实现定滑轮2与机架1的转动相连。位于凹槽9内的滑块5能沿着凹槽9上下移动,在凹槽9的下端设置限位螺钉6,当滑块5下移至与限位螺钉6相接触时,滑块5就不能再下移了。在滑块5上设置动滑轮4;连接杆7的一端与滑块5相连,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砝码8相连。
上述张紧装置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先将需要张紧的张紧绳100依次绕过位于凹槽9左侧的定滑轮2、动滑轮4和位于凹槽9右侧的定滑轮2;再根据实际所需的张紧力大小来选用不同重量的砝码8;就可完成张紧绳100的张紧。由于滑块5能沿着凹槽9上下移动,因此能补偿张紧绳100的长度变化。由于砝码8将重力传递给滑块5,滑块5上的动滑轮4将砝码8的力传递到需要张紧的张紧绳100上;在砝码8重量恒定的前提下,能保证张紧绳100上的张紧力恒定不变。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门安装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织机胶带自动粘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