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1963.2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付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鲁明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具 燃烧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炉灶是厨房设备中最为重要的烹饪设备,炉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饭菜的质量和酒店的效益,当前能源紧张,燃料价格大幅上涨,普通炉灶的能源严重浪费使酒店经营者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既节能又质量过硬的产品。
燃烧器(炉头)是商用厨具最核心的部分,现有的燃烧器包括空气腔1、燃气进气管2和燃气混合仓3;空气腔1的空气进气孔4接到鼓风机上,空气通过空气进气孔4进入空气腔1,再通过燃气混合仓3的空气进气孔5从空气腔1进入燃气混合仓;燃气通过燃气进气管2的燃气出气孔6进入燃气混合仓。
现在的炉灶燃烧器基本上采用的是后混燃式的燃烧模式,由于燃气与空气没有充分混合其燃烧火焰为红色或黄色,高温区火力仅为700至800度。由于燃烧不充分,废弃排量为1%左右,严重浪费了燃料,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燃气与空气没有充分混合就进行燃烧而造成燃气浪费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燃烧器和发火盘(7);所述燃烧器包括空气腔(1)、燃气进气管(2)和燃气混合仓(3);空气腔(1)的空气进气孔(4)接到鼓风机上,空气通过所述空气进气孔(4)进入空气腔(1),再通过燃气混合仓(3)的空气进气孔(5)从空气腔(1)进入燃气混合仓;燃气通过燃气进气管(2)的燃气出气孔(6)进入燃气混合仓;所述发火盘(7)安装在所述燃烧器的内侧,且高于所述燃烧器的上平面,将所述燃气混合仓(3)封闭;所述发火盘(7)的外侧含有发火盘出火孔(8),所述燃气混合仓(3)内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所述发火盘出火孔(8)出去再与空气进行混合后燃烧。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聚火圈(9),所述聚火圈(9)安装在所述发火盘(7)的外围,用于聚拢火焰。
进一步,所述聚火圈(9)的内部在从下往上的方向向内倾斜,形成底面直径大、顶面直径小的圆筒形。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长明火帽(10)和长明火管道(11),所述长明火帽(10)安装在所述发火盘(7)的中央,所述长明火管道(11)的一端开口在所述长明火帽(10)的底部,所述长明火帽(10)下部的侧面含有长明火帽出火孔(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在燃烧器上加装发火盘,使燃气与空气在燃气混合仓内预先充分混合,从发火盘出火孔出火再次与空气混合,从而燃烧充分,提高了高温区温度,降低了废弃排量,节约了燃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空气腔;2、燃气进气管;3、燃气混合仓;4、空气腔1的空气进气孔;5、燃气混合仓3的空气进气孔;6、燃气出气孔;7、发火盘;8、发火盘出火孔;9、聚火圈;10、长明火帽;11、长明火管道;12、长明火帽出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具燃烧器节能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燃烧器、发火盘7、聚火圈9、长明火帽10和长明火管道11。
燃烧器包括空气腔1、燃气进气管2和燃气混合仓3;空气腔1的空气进气孔4接到鼓风机上,空气通过所述空气进气孔4进入空气腔1,再通过燃气混合仓3的空气进气孔5从空气腔1进入燃气混合仓;燃气通过燃气进气管2的燃气出气孔6进入燃气混合仓。
发火盘7安装在所述燃烧器的内侧,且高于所述燃烧器的上平面,将所述燃气混合仓3封闭;所述发火盘7的外侧含有发火盘出火孔8,所述燃气混合仓3内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所述发火盘出火孔8出去再与空气进行混合后燃烧。
聚火圈9安装在所述发火盘7的外围,用于聚拢火焰。所述聚火圈9的内部在从下往上的方向向内倾斜,形成底面直径大、顶面直径小的圆筒形。
长明火帽10安装在所述发火盘7的中央,所述长明火管道11的一端开口在所述长明火帽10的底部,所述长明火帽10下部的侧面含有长明火帽出火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鲁明,未经付鲁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螺纹锁紧环旋入装置
- 下一篇:船舱门、舱口盖用偏心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