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灸颈椎艾香枕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1454.X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在林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39/06;A61N2/08;A61N5/06;A61N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艾香枕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特别是一种热灸颈椎艾香枕。
二、背景技术
人们一天中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因此枕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的枕头由于结构上的问题,功能单一,满足不了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需求,使用时,会对人的颈椎和腰椎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时会造成手脚酸麻,腰背酸痛,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枕头的改进和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热灸颈椎艾香枕,可有效解决现有枕头功能单一和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枕芯和枕套,枕套内装有枕芯,枕芯由芯套及其内的填充物构成,枕芯上表面为由两侧的弧形凸起面和中间的弧形凹槽面构成,两侧的弧形凸起面处在芯套上装有艾绒囊,艾绒囊内装有艾绒,左侧的弧形凸起面处在枕套上表面上装有托玛琳片,艾绒囊下部在填充物内镶嵌有铷磁铁,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枕头上的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拿掉枕套)。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枕芯和枕套,枕套2内装有枕芯,枕芯由芯套5及其内的填充物1构成,枕芯上表面为由两侧的弧形凸起面和中间的弧形凹槽面构成,两侧的弧形凸起面处在芯套5上装有艾绒囊3,艾绒囊3内装有艾绒,左侧的弧形凸起面处在枕套1上表面上装有托玛琳片,艾绒囊3下部在填充物1内镶嵌有铷磁铁4。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托玛琳片为由固定层6和固定层6上均布的托玛琳涂点7构成的方形。
所说的铷磁铁4为圆形,均布在填充物1两边对称的平行直线上。
所说的艾绒囊3为长条形,按枕芯的长度方向置于枕芯的上部。
所说的填充物1为海绵、棉絮或其他软性填充物。
托玛琳俗称电气石,内含多种天然矿物质,受热时会产生电荷,并能够永久产生微电流,这种微电流和人体神经的电流类似,能起到促使血液循环、顺畅的作用,另外托玛琳受热还能释放出远红外线、负离子、亚离子和多种矿物元素等,能够达到调节人体离子平衡、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愈率等作用,抑制身体的氧化和去除异味。
艾草,《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人们在休息时,颈部置于枕芯的弧形凸起面上,头部置于弧形凹槽面,并和托玛琳片相接触,经头部对托玛琳片进行加热,并使颈椎和腰椎成一条直线,托玛琳琳片和艾绒同时对头部进行理疗,并经铷磁铁的磁场效应,使人们在睡眠时就可对疾病进行治疗,
具体效果为:
1、可调动并激发细胞活力、活化细胞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2、提高机体细胞活力、增强渗透力和有效排除代谢产物,净化人体体液、血液,改善人体的酸碱平衡,提高体质;
3、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有明显疗效,并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4、有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加速局部组织代谢;长期使用时对颈椎病、上肢肌肉酸痛、肩周炎、关节炎、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6、艾草的有效药物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7、通过矫正颈椎和腰椎,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
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使人们在睡眠时便可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目的,是枕头上的创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在林,未经王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