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1256.3 | 申请日: | 2010-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兴;胡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 地址: | 2144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 调节 节能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调节节能装置。用于电能调节节能装置的安装。属于电力设施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安装在壳体框架内,一般由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触发板、铝散热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霍尔传感器、电源板、主控制板、电阻、避雷器、端子排、脉冲电容、电抗器和离心式风机等组成。由于其在电抗器与铝散热器之间没有设置任何隔离设置,使得电抗器产生的热量也由铝散热器散发后再由铝散热器上方的离心式风机排出,这样就导致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铝散热器散热效果好电能调节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包括壳体框架、面板和背板,在壳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纵梁,纵梁有多根,多根纵梁自上至下平行布置,在壳体框架的左右两侧纵梁之间自上至下平行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竖直布置,在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断路器、电源板和主控制板,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熔断器和电阻,第三安装板上安装有接触器、霍尔传感器、避雷器和端子排;在壳体框架的左右两侧纵梁之间自上至下平行安装有多排横档,在最上面一排横档上安装有铝散热器和脉冲电容,铝散热器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方,在下面的一排或几排横档上安装有电抗器,在铝散热器前侧设置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触发板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电抗器之间通过一第一铜排相连接,断路器与熔断器之间通过一第二铜排相连接,在壳体框架内设置有一隔板,隔板置于所述电抗器前侧以及上方,且使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置于该隔板的前方,铝散热器置于该隔板的前上方,在所述面板下部和背板下部分别开设有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风冷进风口和一电抗器风冷进风口,在壳体框架顶部一前一后设置有离心式风机和小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工作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生的热量经铝散热器散热后经铝散热器风道由其上方的离心式风机排出;而由于在电抗器前侧以及上方设置有一隔板,使电抗器产生的热量不经铝散热器而绕道后由置于壳体框架顶部后边的小风机排出,从而达到提高铝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卸去面板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卸去背板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卸去侧板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横档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触发板2、铝散热器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4、第一铜排5、绝缘子6、壳体框架7、断路器8、第一安装板9、第二铜排10、熔断器11、第二安装板12、接触器13、第三安装板14、霍尔传感器15、电源板16、主控制板17、电阻18、避雷器19、端子排20、脉冲电容21、电抗器22、纵梁23、隔板24、立柱25、母线框26、电抗器风冷进风口27、风机罩28、小风机29、离心式风机安装梁30、离心式风机31、铝散热器风道3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风冷进风口33。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的卸去面板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的卸去背板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的卸去侧板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电能调节节能装置,包括壳体框架7、面板和背板,壳体框架7的左右两侧中间均安装有立柱25,在壳体框架7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纵梁23,纵梁23有多根,多根纵梁27自上至下平行布置,在壳体框架7的左右两侧纵梁23之间自上至下平行安装有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2和第三安装板14,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2和第三安装板14竖直布置,在第一安装板9上安装有断路器8、电源板16和主控制板17,第二安装板12上安装有熔断器11和电阻18,第三安装板14上安装有接触器13、霍尔传感器15、避雷器19和端子排20,在壳体框架7的左右两侧纵梁23之间自上至下平行安装有多排横档1,在最上面一排横档1上安装有铝散热器3和脉冲电容21,铝散热器3置于第一安装板9上方,在下面的一排或几排横档1上安装有电抗器22,在铝散热器3前侧设置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触发板2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4与电抗器22之间通过一第一铜排5相连接,第一铜排5的中间通过绝缘子6固定在壳体框架7上,断路器8与熔断器11之间通过一第二铜排10相连接,在壳体框架7内设置有一隔板24,隔板24置于所述电抗器22前侧以及上方,且使所述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2和第三安装板14置于该隔板24的前方,铝散热器3置于该隔板24的前上方,在所述面板下部和背板下部分别开设有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风冷进风口33和一电抗器风冷进风口27,在壳体框架7顶部一前一后设置有离心式风机31和小风机29,离心式风机31通过离心式风机安装梁30安装在壳体框架7顶部,并在离心式风机31和小风机29外设置有一风机罩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室内高压电器设备吊装行车
- 下一篇:一种可脚踩控制的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