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U革基布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0848.3 | 申请日: | 2010-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海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5/02 | 分类号: | D04H5/02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u 革基布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PU革基布。
(二)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用于与PU革粘合的基布,需要具有拉力强度好、不易老化且与PU革粘贴牢固的功能。常用的PU革基布为PET长纤无纺布,其拉力强度好,缺点是厚度较薄,棉网密度低、与PU革粘合强度低、易剥离,且采用PET长纤,成本较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厚度适中、与PU革粘合牢固、成本低的PU革基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U革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PU革基布由上、下两层构成,其上层为PET短纤层、下层为PP长纤层。
所述PET短纤层表面设置若干凹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PP长纤层保证其强度,且可降低成本,PET短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松软,与PU革粘合牢固。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U革基布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PET短纤层1、PP长纤层2。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PU革基布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为PET短纤层1、下层为PP长纤层2,所述上层和下层采用针刺工艺复合在一起。
为增加PU革基布的粘连效果及强度,可以将PET短纤层上设置若干凹坑。
使用时,将PET短纤层的一面与PU革粘合,粘结牢固。PP长纤层保证其强度,PET短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松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海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海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及其重锤式高度限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