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框式双螺杆压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0286.2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刘昱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全;刘昱均 |
主分类号: | B30B9/16 | 分类号: | B30B9/1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陈宝玲 |
地址: | 746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框 螺杆 压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榨油机设备,尤其涉及利用提升和千斤顶压的原理构造达到压计、榨油目的的一种门框式双螺杆(立式)压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各式各样应用于植物油料加工的榨油机,少量的具有双螺杆结构的榨油机,与传统的单螺杆榨油机相比,虽然在功能上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
现有市场上公开的采用意大利、西班牙门框式压力榨油机原理制造的压力榨油机,如,四川省江东机械厂制造的YZM-200型(立式)的门框式压力榨油机,由于它们在设计与结构上存在不合理处和一定的缺陷,并经多年的使用中,发现该设备存在:(1)、在压榨室的上部装有液压系统,致使占用的压榨空间大;(2)、若安装一台设备,需将近花费8000多元的资金建造1个(长1米×宽1米×高2米)的地沟安装液压装置,一给并联安装机组有很大的地理局限性,二给生产操作带来不便;(3)、压榨时必须具备在电力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加工,而油橄榄植物在时间上是相对的集中采收,一旦遇到电压不正常时,不及时压榨处理,原料就会发烧,引起霉烂变质,严重影响榨油的产品质量;(4)、该设备压榨时间长,不便集流,并且榨不尽,出油率低,易造成人工和资源的浪费而增大了加工成本;(5)、存在员工上下地沟操作时,因阶梯湿滑造成摔伤的安全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现有设备的构造基础上经设计改进提供一种应用提升和千斤顶压的构造原理实现压计、榨油生产过程的门框式双螺杆压榨机;该机具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出油品质,延长榨机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门框式双螺杆压榨机,包括机架横梁,机架竖梁,机架竖梁爪,双槽皮带轮,单槽皮带轮,螺杆轴,滚动轴承套,压力轴承套,四方螺母,螺纹口,槽钢抬板,阻力横板,千斤顶,运饼车,中心导向柱,手摇柄等;其特征在于:机架横梁与机架竖梁分别用角钢、螺栓对应连接,机架竖梁爪固定在对应的地脚螺栓上,形成一个机架整体;双槽皮带轮与单槽皮带轮分别套在对应的两螺杆轴的顶部,采用三角带连接传动;在螺杆轴的下部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螺纹的下端为螺纹口,其螺纹口拧上四方螺母后,螺杆轴分别套入滚动轴承套和压力轴承套,并通过螺栓相连接;滚动轴承套与压力轴承套设置在机架两侧中心位置通过螺栓与机架横梁连接,同时,通过螺栓与机架竖梁固定连接;槽钢抬板两端设有卡槽口分别卡入两螺杆轴,支撑在四方螺母9的平面上,在阻力横板上设有圆孔,采用圆钢连接后,固定在机架横梁上。
所述双槽皮带轮和单槽皮带轮的直径相同。
所述在双槽皮带轮上设置有手摇柄。
所述两螺杆轴的长度、直径、螺纹及螺纹口均相同。
所述两螺杆轴与中心导向柱在一条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经改进的双螺杆压榨机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节省动力,劳动强度低;
2、该装置缩短了每榨时间0.5小时,提高出油率4-6%,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建造地沟资金;
3、该装置实现了生产操作方便,经改装后的四台机组比原有设备减少了6个劳动力,平均每台可减少员工1.5个人;
4、该装置在取缔液压装置后,可不受电力的约束,在停电的情况下,可采用手摇柄直接传动压榨;
5、可避免和杜绝员工因上下地沟不慎摔伤的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双槽皮带轮示意图
图3是单槽皮带轮示意图
图4是压力轴承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四方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槽钢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横梁、2-机架竖梁、3-机架竖梁爪、4-双槽皮带轮、5-单槽皮带轮、6-螺杆轴、7-滚动轴承套、8-压力轴承套、9-四方螺母、10-螺纹口、11-槽钢抬板、12-阻力横板、13-千斤顶、14-运饼车、15-中心导向柱、16-手摇柄、17-轴孔、18-三角槽、19-三角槽、20-轴孔、21-轴承、22-螺栓孔、23-螺杆轴孔、24-卡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全;刘昱均,未经刘全;刘昱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平面照明设备
- 下一篇:功率转换器的功率因子修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