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内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0272.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霍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照元 |
主分类号: | A47J47/08 | 分类号: | A47J4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内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具体是属于一种电压力锅内胆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内胆材料大概分两种,一种采用铝合金材料,另一种则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内胆,给内胆中的食物加热,由于电压锅属于压力容器,所以其内胆的强度要求特别高,因此要采用大量的原料生产出较厚的内胆,如果内胆比较单薄,当内胆在使用了一定时间后,在受到锅内的压力下锅体会产生变形,导致密封性能差,严重时容易产生蒸汽喷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如果锅体较薄在发热盘的高温加热后,其内胆的下底面会产生变形,造成内胆的下底面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变小,这样就使得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在向内胆的传递过程中损失,使其热效率变低。为了解决内胆变形,许多厂家不得不增加内胆的厚度以确保内胆不会热变形,使得生产成本 增加,浪费材料,再者其重量较重导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有效减少内胆因为材质较薄,使加热时产生变形导致与发热片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压力锅内锅结构,由锅底和锅壁构成锅体,锅底与锅壁间设有过渡圆弧,其特征在于:在锅体上冲压有由锅底向锅壁延伸的加强筋。
所述锅体的锅底设有环状加强筋环,加强筋的一端相交于锅底的加强筋环。
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由锅底向锅口延伸至锅壁的1/3高度。
所述的加强筋的条数为3至8条,其最佳值为6条。
所述的锅体的过渡圆弧,由锅底的发热盘边缘开始向锅壁圆弧过渡,其过渡圆弧最大处的直径大于锅壁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有效减少内胆因为材质较薄,使加热时产生变形导致与发热片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胆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电压力锅内锅结构,由锅底和锅壁构成锅体1,锅底与锅壁间设有过渡圆弧4,其特征在于:在锅体1上冲压有由锅底向锅壁延伸的加强筋2。
所述锅体1的锅底设有环状加强筋环3,加强筋2的一端相交于锅底的加强筋环3。
所述加强筋2的另一端由锅底向锅口延伸至锅壁的1/3高度。
所述的加强筋2的条数为3至8条,其最佳值为6条。
所述的锅体1的过渡圆弧4,由锅底的发热盘5边缘开始向锅壁圆弧过渡,其过渡圆弧4最大处的直径大于锅壁的直径。
使用了在锅体1上冲压有由锅底向锅壁延伸的加强筋2,加强筋2的一端相交于锅底的加强筋环3。在不增加 锅体1厚度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锅体1变形,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有效减少内胆因为材质较薄,使加热时产生变形导致与发热片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照元,未经霍照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灰尘回流的旋风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吧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