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9660.7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减振器的缓冲装置,属于液压机械和机动车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缓冲器一般都为筒形结构,主要由承压件、缓冲件(介质)、复位件及壳体等部分组成。缓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发生冲击时,冲击载荷作用于承压件,缓冲件(介质)吸收冲击能并将其转换为热能耗散掉,部分冲击能被转换成弹性能储存于复位件中;当冲击结束时,复位件的弹性能使承压件复位到冲击前的初始位置。通常要求复位时间尽量短,且无反冲击情况。缓冲器的结构设计方法很多,设计目的均是利用结构及材料的缓冲吸能特性保护所需保护的对象。缓冲器的介质阻尼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干摩擦阻尼、气体和液体介质阻尼和电磁阻尼等。
不同的机械系统对缓冲器的技术参数要求也不同,缓冲器是否优良,主要看其是否能够与机械系统向匹配,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小机械冲击力,以提高机械系统的运行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现有减振器的不足之处:
当车辆尤其是越野车辆在恶劣路况下高速行驶时,很难完全避免撞击限位块以及“悬挂击穿”现象的出现。若车体上的限位块不能很好地起到限位作用,减振器主活塞与缸筒上、下端盖之间将发生非常激烈的瞬时冲击,对减振器的可靠性会产生极大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振器的橡胶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装配于减振器缸筒内活塞往复运动的极限位置,包括由具有弹性性质的材料加工而成的缓冲块和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环形护板,其中环形护板的外径较缓冲块略小,内径加工有周向均布的用于与缓冲块固连的弯钩,通过硫化或胶粘的方式与缓冲块粘结在一起。
在减振器活塞运动的极限位置加装缓冲装置,通过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块充分吸收来自组合式活塞的冲击,并由其外端的硬质护板对缓冲块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活塞撞坏。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减振器抗冲击的可靠性,并充分继承了现有减振器所具有的普遍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减振器缓冲装置结构图;
图2为环形护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减振器缓冲装置做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缓冲装置,装配于减振器缸筒内活塞往复运动的极限位置。该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和环形护板,缓冲块1由橡胶等具有弹性性质的材料加工而成,环形护板2可由硬质材料制成,为便于装配外径较缓冲块1略小,环形护板2内径加工有周向均布的弯钩21,用于与缓冲块1固连,同时通过硫化或胶粘的方式与缓冲块1粘结在一起,防止脱落。
当车辆在恶劣路况下高速行驶时,若车体上的限位块失效,将很有可能导致活塞的超行程运动,从而与减振器上接头和下支承产生激烈碰撞,这将很容易造成减振器的泄漏直至毁坏。在减振器中加装缓冲装置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块1将充分吸收来活塞的冲击,而其外端粘结的环形护板2则会对缓冲块1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活塞撞坏。这样将有效地提高减振器抗冲击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缓冲装置同样可以上述方式安装在其它类型的减振装置中,并且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不同的更改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输入功率分流差动行星减速机
- 下一篇:转向节盘式制动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