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9089.9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伟;肖伟;李金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鲁山亚星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6 | 分类号: | C21B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炉底炉缸 组合 内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高炉炉底炉缸内衬结构型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绝热理论而设计的碳质材料——陶瓷材料的炉底炉缸结构。二是采用高导热理论而设计的全碳质材料薄壁炉底炉缸结构。这两种结构型式的炉衬材质单一,在高炉的长寿节能方面都存在弊端:碳质材料——陶瓷材料结构以价格昂贵的陶瓷质材料的逐渐消耗为长寿代价,陶瓷材料一般3~5年就被侵蚀完了;全碳质材料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保护性“渣壳”不稳定且热损失大,不利于高炉的节能。但两种型式对延长高炉寿命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碳砖的导热性好,依靠高炉的冷却作用,在铁水和砖层间形成死铁层和保护性的“渣壳”来保护炉底炉缸内衬,最终实现高炉的长寿。
为延长高炉寿命,利用高炉大中修的机会,对高炉本体侵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对高炉不同部位的侵蚀特征和机理有了明确的认识。高炉长寿最重要的还是高炉炉底炉缸的长寿,这才是决定高炉一代炉役的关键。要解决炉底炉缸两个关键区域的长寿问题,依据高炉内衬材料在高炉内的不同使用部位,采用不同的碳质材料混合搭配使用,高炉的寿命明显延长。为用户节约了高炉建设资金,高炉生产也达到了高产、低耗、节能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该结构采用不同的碳质材料混合搭配使用,高炉的寿命明显延长,为用户节约了高炉建设资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高炉炉底最下层设有高导热石墨砖层,高导热石墨砖层上铺设有半石墨碳砖层、微孔碳砖层、超微孔碳砖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高炉炉缸上铺设有微孔碳砖层或超微孔碳砖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高导热石墨砖层上设有微孔碳砖层。
所述高导热石墨砖层上铺设有半石墨碳砖层,半石墨碳砖层上铺设有微孔碳砖层,微孔碳砖层上铺设有超微孔碳砖层。
所述微孔碳砖的孔径小于1μm。
所述超微孔碳砖的孔径小于0.1μm。
在炉底炉缸接触铁水的部位铺设有陶瓷杯层。
该高炉新型组合内衬结构充分考虑了高炉各部位的工作条件和侵蚀机理,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碳质材料组成组合内衬结构。不同材质的炉衬材料依据各自的性能指标使用在高炉不同的工作区域,做到合理搭配,利于高炉的长寿,节约了高炉的建设投资。
高炉炉底用1~2层高导热石墨砖,利用石墨砖的高导热性,加强高炉炉底的冷却,降低炉底砖衬温度。
高炉炉底上部接触铁水部位、高炉炉缸长期遭受化学侵蚀、铁水环流冲刷侵蚀和氧化侵蚀,所以在高导热石墨砖上面使用性能指标较好的半石墨碳砖、微孔碳砖砌筑。
超微孔碳砖因其性能指标优良(平均孔径<0.1μm,导热性好600℃>20W/m.k)更适用与高炉内衬的复杂环境。但因超微孔碳砖生产工艺复杂且价格昂贵,为了节约高炉建设投资,可只将其应用在接触铁水的高炉炉底最上一层和炉缸,或者只用在高炉铁口区(不停出铁水、冲刷侵蚀、氧化等)的关键部位。
本实用新型依据高炉不同部位的侵蚀特征和侵蚀机理,将不同的碳质材料依据各自的性能指标使用在高炉炉衬不同的工作区域组成组合内衬结构,做到合理搭配,利于高炉的长寿,节约了高炉的建设投资。高炉生产也达到了高产、低耗、节能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在高炉炉底1铺有碳素捣料,碳素捣料上铺设有高导热石墨砖层2,高导热石墨砖层2上铺设有两层半石墨碳砖层3,半石墨碳砖层3上铺设有两层微孔碳砖层4,微孔碳砖层4上铺设有超微孔碳砖层5,高炉炉缸6的冷却壁与超微孔碳砖层5之间填充石墨质捣料,在炉底炉缸接触铁水的部位铺设有陶瓷杯层7。
上述实施例中,高导热石墨砖层2、半石墨碳砖层3、微孔碳砖层4和超微孔碳砖层5可以根据需要铺设层数,一层、两层、三层或者多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的组合内衬结构,在高炉炉底1铺设有高导热石墨砖层2,高导热石墨砖层2上铺设有两层半石墨碳砖层3,半石墨碳砖层3上铺设有多层微孔碳砖层4,高炉炉缸6接触铁水的部位铺设有陶瓷层7,高炉炉缸6的冷却壁与微孔碳砖层4之间填充石墨质捣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鲁山亚星炭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鲁山亚星炭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