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柠条专用揉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8827.8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民;敖恩查;王春光;邢冀辉;刘宝军;阿斯嘎;马赛;张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揉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牧业机械领域,是一种将柠条加工成丝条状的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柠条、沙柳、红柳等灌木是主要防风固沙树种,它们有生长快、易成活、防风固沙能力强,这些灌木是多年生植物,生长规律是每间隔3~5年必须进行一次平茬复壮,否则会自然枯死;柠条、沙柳、红柳等灌木蛋白含量比较高,用作饲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目前国内柠条加工作业,常用的方法是借鉴农作物秸秆一次性揉搓成丝状或制成细粉的工艺技术,利用饲料粉碎机或秸秆揉搓机对柠条枝条进行加工;在机器切碎、搓碎的同时,通过刀片、锤片的快速旋转,将枝条切短、揉碎,经过机器切碎后的柠条,牲畜通过采食,可以把其主要营养成分利用,达到了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从而提高采食利用率;由于柠条质地比较硬,使用饲料粉碎机或秸秆揉搓机加工柠条,揉搓效果不好,剩余的主要是柠条的木质部分没有完全揉碎,柠条的利用率较低。
这些加工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揉搓效果不佳,生产率低,这类设备多数采用人工喂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技术先进、结构设计合理的国产柠条专用揉丝机具。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柠条专用揉丝机特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柠条放到输送带料槽,通过夹持机构被强制喂入组合揉切室,通过揉搓后将柠条加工成丝条状的机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于柠条分蘖力很强,枝条长满倒披针,通过输送带料槽,很难将柠条喂入夹持机构,在夹持机构前端设置了浮动辊,浮动辊在柠条物料的挤压下可沿左、右侧板组成的圆弧槽内浮动,上刺辊在十字滑块组件、左、右浮动支座、大拉簧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以实现机具的夹持功能,柠条在夹持机构的作用下,进入组合揉搓粉碎室,经过揉搓粉碎部件揉搓后,加工成丝条状的柠条丝吹出机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俯视图。
图1,图2,图3中。1.上机体,2.主轴转子,3.下机体,4.主电机,5.机架,6.夹持机构,7.辅助电机,8.输送带料槽,9.浮动辊,10.介齿轮半轴Ⅰ,11.介齿轮半轴Ⅱ,12.主动输送槽主轴,13.上刺辊,14.下刺辊,15.左侧板,16.右侧板,17.左浮动支座,18.大拉簧,19.右浮动支座,20.十字滑块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1中,柠条专用揉丝机由上机体(1)、主轴转子(2)、下机体(3)、电机(4)、机架(5)、夹持机构(6)、辅助电机(7)、输送带料槽(8)组成;机架(5)位于柠条专用揉丝机的下部,上机体(1)与下机体(3)位于机器的前部,主轴转子(2)、夹持机构(6)位于柠条专用揉丝机的中部,输送带料槽(8)位于柠条专用揉丝机后部。
将散状柠条放到输送带料槽(8)上,经输送带料槽(8)进入夹持机构(6),在夹持机构(6)的作用下,进入由上机体(1)、下机体(3)、主轴转子(2)组成的揉搓粉碎室,下机体(3)两侧焊有轴承支座,用来安装轴承座与主轴转子(2),主轴转子(2)一端安装皮带轮,电机(4)通过三角带将动力传递到主轴转子(2),在揉搓粉碎室主轴转子(2)的作用下,将柠条加工成丝条状。
在图2,图3中,夹持机构(6)由浮动辊(9),介齿轮半轴Ⅰ(10),介齿轮半轴Ⅱ(11),主动输送槽主轴(12),上刺辊(13),下刺辊(14),左侧板(15),右侧板(16),左浮动支座(17),大拉簧(18),右浮动支座(19),十字滑块组件(20)构成;夹持机构(6)动力从辅助电机(7)通过三角带传递到输送带主动输送槽主轴(12),另一端的齿轮动力传动通过介齿轮半轴Ⅰ(10)、介齿轮半轴Ⅱ(11),传递到下刺辊(16)、浮动辊(9)及上刺辊(15),上刺辊(15)依靠十字滑块组件(20)、左浮动支座(17)、右浮动支座(19)、大拉簧(18)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活动,浮动辊(9)在柠条物料的挤压下可沿左侧板(15)、右侧板(16)组成的圆弧槽内浮动,以实现机具的夹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8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