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真空废液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8115.6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谢佐福;林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泰普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D2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钟子敏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真空 废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更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真空废液瓶。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许多医疗器械都设有废液瓶用来收集废液,如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机、细胞制片染色机、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等医疗器械,由于这些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或病毒,如果医务工作者直接倒掉废液,废液不但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导致医务工作者被感染。专利号为ZL200920026793.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用真空废液瓶,虽然可以避免医务工作者因直接接触废液而被感染,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由于废液瓶不透明,医务工作者不能观察到废液瓶内液面的高度,很容易错过倒液时间,从而让废液溢出而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观察废液瓶内废液的高度的医用真空废液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真空废液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上设有排液接口,所述瓶盖上设有进液接口和抽气接口,所述瓶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可视水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瓶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一可视水位计,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可视水位计观察到废液瓶内液面的高度,在废液瓶将满但未满时提前倾倒废液,从而防止废液溢出,避免了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真空废液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真空废液瓶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真空废液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体;11、排液接口;12、通孔;13、凹槽;2、瓶盖;21、进液接口;22、抽气接口;3、可视水位计;31、透明管;4、液位传感器;5、固定套;6、螺栓;7、螺扣;8、密封圈;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真空废液瓶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瓶体1、瓶盖2和固定套5,所述瓶体1上设有排液接口11,所述瓶盖2上设有进液接口21和抽气接口22,所述瓶体1的外侧面上还设有可视水位计3,本实施例可视水位计3包括一透明管31,所述透明管31竖直设置在瓶体1外侧面,所述瓶体1侧壁上设有一高一低的二个通孔12,透明管31的二端与所述二个通孔12相连接,所述瓶盖2通过固定套5固定在瓶体1上,所述固定套5二端为开放状态,开放的固定套二端被螺栓6和螺扣7旋紧,所述瓶体1和瓶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8,瓶体1的上缘开有凹槽13,所述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凹槽13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真空废液瓶使用时,其进液接口与染色机上的进液管相连接,抽气接口与染色机上的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可以抽取废液瓶内的空气,实现收集废液功能。
由于在瓶体1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一可视水位计3,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可视水位计3观察到废液瓶内液面的高度,在废液瓶将满但未满时提前倾倒废液,从而防止废液溢出,避免了污染。固定套5可方便快捷地把瓶盖2安装到瓶体1上,而且固定牢靠、拆卸方便,瓶体1和瓶盖2之间的密封圈8更使瓶盖2和瓶体1密封可靠,避免泄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真空废液瓶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瓶盖2内侧还设有液位传感器4,所述液位传感器4与一外置的报警器电连接,一旦废液到达设定高度,液位传感器4检测到废液,外置的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医务工作人员及时倒液,从而避免废液溢出。本实施例排液接口11还连接有电磁阀9,所述电磁阀9控制排液接口11打开或关闭,电磁阀9的开关设置在远离排液接口11的地方,从而避免了医务工作人员手动打开或关闭阀门可能导致的感染,其它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泰普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泰普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8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镀治具
- 下一篇:皮肤牵张应力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