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换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67841.6 | 申请日: | 201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潘之杰;李书福;杨健;赵福全;余见山;王晓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换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换档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变速器较多地采用5档变速机构,为了优化汽车的变速性能而更加细化变速比,目前有的汽车采用6档位变速器,但6档位变速器的摇臂换档位置由于结构变化,它相对现有变速器的摇臂换档位置其方向是相反的,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291332Y,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由壳体、一轴总成、二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变速机构总成和变速叉轴总成组成,其中二轴总成中的第二轴上套装有同步器总成,同步器总成总是通过花键与第二轴连接,各档的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第二轴上,变速叉轴总是采用单叉轴拨叉。这种变速器利用变速叉轴通过中间轴对换档齿轮进行换档操作,当换档操纵杆手柄向前运动时,变速箱换档摇臂也向前运动,两者运动方向相同;但是对于上述一种结构不同的6档位变速器,则会出现(1-3-5)档与(2-4-6)档的档位颠倒的现象,使得当换档操纵杆手柄向前运动时,变速箱换档摇臂则向后运动,两者运动方向相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变速箱换档摇臂的换档位置与一种6档位变速器换档位置相反的不足,提供一种经传动变换使变速箱换档摇臂与换档操纵杆手柄运动方向相同,使之与所述一种6档位变速器换档位置相匹配的换档器,使变速操作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手动换档器,包括换档操纵杆手柄和换档器壳体,所述换档操纵杆手柄与连杆的一端利用球销一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变向杠杆的一端利用球销二活动连接,变向杠杆的另一端与手动换档器的换档软轴的接头销接,换档软轴与变速箱换档摇臂连接;所述变向杠杆中间设有转轴孔,该转轴孔与固定连接在换档器壳体上的变向杠杆支座销接。
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采用球销一及球销二连接,可以适应换档操纵杆手柄沿360°一周的任意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换档操纵杆手柄的连接关系按正交关系设置,连杆与变向杠杆的连接关系按正交关系设置;这种连接关系可以使连杆的运动方向与换档操纵杆手柄及变向杠杆的运动方向保持近似垂直关系,这种连接关系不论是对于运动的传递还是力的传递,效率都是最高的,而且对于换档器壳体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也是十分有利的。
作为优选,所述变向杠杆的转轴孔中心到球销二的中心的距离与转轴孔中心到换档软轴接头的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1~1:3,这种比例关系使运动传递得到放大,有利于换档器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当换档操纵杆手柄的上端向前运动时,换档操纵杆手柄的下端通过球销带动连杆向后运动,连杆带动变向杠杆的一端向后运动,变向杠杆借助于变向杠杆支座的支承作用使它的另一端向前运动,与变向杠杆另一端连接的换档软轴带动变速箱换档摇臂向前运动,达到使变速箱换档摇臂与换档操纵杆手柄运动方向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变速箱换档摇臂与换档操纵杆手柄运动方向相同,使变速操作顺畅;
2. 运动和力的传递效率高,而且换档器壳体内部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换档操纵杆手柄;2.连杆;21.球销一;22.球销二;3.变向杠杆;31.转轴孔;4.换档软轴接头;5.换档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在图1与图2中,一种手动换档器,包括换档操纵杆手柄1和换档器壳体5,其特征是,换档操纵杆手柄1与连杆2的一端利用球销一21活动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变向杠杆3的一端利用球销二22活动连接,变向杠杆3的另一端与手动换档器的换档软轴接头4连接,换档软轴与变速箱换档摇臂连接;变向杠杆3中间设有转轴孔31,该转轴孔31与固定连接在换档器壳体5上的变向杠杆支座销接。
连杆2与换档操纵杆手柄1的连接关系按正交关系设置,连杆2与变向杠杆3的连接关系按正交关系设置。
变向杠杆3的转轴孔31中心到球销二22的中心的距离与转轴孔31中心到换档软轴接头41的轴线的距离之比为1:2.2。
在换档器壳体5的前端有一缺口,换档软轴从该缺口穿过;换档器壳体的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的换档器壳体的安装孔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疑似血管狭窄区域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枕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