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收式膨胀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7632.1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岳大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膨胀螺栓 | ||
技术领域:
可回收式膨胀螺栓,属一种锚固工具,尤其是用于裸露围岩边坡加固时搭设脚手架的锚固工具。
背景技术:
以前在岩质高边坡加固时,都是自下而上的搭设脚手架,为了使脚手架安全稳定,一般都用2~3排竖向架管,致使架管的用量相当大。应用膨胀螺栓就可大量减少架管的用量,只需一排竖向架管就可满足安全施工需要。但是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膨胀螺栓的直径小、杆短、用后不能回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直径大、杆长、用后能回收的膨胀螺栓。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具有栓杆,其关键技术是在栓杆的外壁依次套装弹簧、弹簧托圈、胀壳和顶紧套管,在栓杆的尾端连接有连接棒,连接棒与顶紧套管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可回收式膨胀螺栓直径大、杆长、用后能回收,它是一种锚固工具,锚固时又不需要其他材料,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栓杆1,其关键技术是在栓杆1的外壁依次套装弹簧2、弹簧托圈3、胀壳4和顶紧套管5,栓杆1的外径由前端到后端渐次减小呈锥形;胀壳4有3片,均匀套装在栓杆1的外壁,胀壳4从前端到后端渐次增厚,纵剖面呈前端薄后端厚的梯形,锥形状的栓杆1和梯形状的胀壳4密切配合。在栓杆1的尾端攻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连接一端具有内螺纹的连接棒6,栓杆1的外螺纹和连接棒6的内螺纹啮合,连接棒6与顶紧套管5接触。
以上弹簧2由φ4的弹簧钢丝绕制而成;顶紧套管5由φ48钢管切割而 成;连接棒6由φ48圆钢车制。
其工作原理是:
非工作状态时,弹簧2推着胀壳4外移,使可回收式膨胀螺栓的组合体的锚固段外径小于岩孔直径,便于向孔内推送。当推送到位时,将连接棒6拧在栓杆1上,随着连接棒6的向前推进,顶紧套管5迫使胀壳4向上(里)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因胀壳4上(前端)薄下(后端)厚,栓杆1的外径由前端到后端渐次减小,纵剖面呈前宽后窄的锥形状,连接棒紧固时,带动栓杆外移,同时推动顶紧套管向前移动,栓杆和胀壳的相对移动迫使膨胀螺栓锚固段的外径增大,致使螺栓锚固在岩孔内。
用完之后松开连接棒6,使其与顶紧套管5尾端脱离,当连接棒6前端离开顶紧套管5一定距离时,用锤子击打连接棒外端,这时锚固段松动,栓杆1向前移动,胀壳4松开,积蓄能量的弹簧2推动胀壳4下(外)移,锚固段外径缩小,恢复到可回收式膨胀螺栓安装前的状态,即可从孔内将膨胀螺栓取出来。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图1、图2所示,通常在距地面1.5m高处的IV类以上裸露岩面上按搭脚手架的竖向架管间距钻50~80cm深的岩孔,孔径φ50,成孔后吹出孔内的岩粉。用管钳拧动连接棒6,迫使顶紧套管5向前移动,使连接棒6逐渐进入岩孔内,从而实现锚固,将所有第一排的钻孔内均安装好该膨胀螺栓。在可回收式膨胀螺栓的连接棒6上搭设并用扣件锁定横向架管7(当连接棒短时可用架管接长),再在距坡面适当距离上立起竖向架管8,然后逐个和水平纵向架管相连接。搭设第一层,再按此程序搭设第二层,以此类推直至搭设到预定高度。
拆架时,首先松开连接棒6,当连接棒6前端离开顶紧套管5一定距离时,用锤子击打连接棒外端,这时锚固段松动,在弹簧2的推压下,膨胀螺栓复位,即可取出膨胀螺栓,以此类推就可逐层拆除所有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气浮随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动缓冲分体缸头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