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子的助燃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7479.2 | 申请日: | 201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3L7/00 | 分类号: | F23L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子 助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子,尤其是涉及一种炉子的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炉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种工具,用来烧饭、烹煮、烧水、保温等,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日趋紧张以及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增效、环保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人们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炉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依然没有摆脱低效、污染、浪费能源的问题,由于设计不合理、入炉燃料质量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不但浪费能源、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如专利号为200920174179.7的一种炉子的助燃装置,此专利的燃烧室内虽也设置有蒸汽助燃装置,虽也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此装置离炉栅有一定的距离,且炉栅容易被燃烧所剩下的残渣灰所堵塞,导致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到燃烧室内的吸力有限,所以喷射头喷射高温气体时只能搅动燃烧室内的空气,很难使其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且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过高会使炉栅变型,致使炉栅的使用寿命不长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把外面的空气吸入到燃烧室内又能使炉栅不变型的炉子的助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炉子的助燃装置,包括炉体及烟囱,所述的烟囱设置在所述的炉体上,所述的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在所述的燃烧室一侧设置有炉门,在所述的燃烧室下端设置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四周设置有储水层,在所述的储水层上方设置有蒸汽室,所述的蒸汽室连接有蒸汽管,所述的进风口与所述的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由空心管制成的炉栅,所述的炉栅通过所述的蒸汽管与所述的蒸汽室接通,在所述的炉栅上方设置有喷射头;
所述炉栅下方设置有支撑炉栅的尖锥形支架,所述的炉栅盘绕在所述的尖锥形支架上;
所述炉栅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
所述的尖锥形支架的下方与所述的进风口相接,所述的尖锥形支架四周的下方设置有出灰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进风口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由空心管制成的炉栅,炉栅通过蒸汽管接通蒸汽室,炉栅上方设置喷射头,可将蒸汽喷射到燃烧室内,将燃烧室内的空气搅动起来,起到助燃效果,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且喷射头在喷射蒸汽的同时也将进风口的空气吸进燃烧室内,增加助燃的效果;当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温度达到能使蒸汽的水分子氢氧分离时效果更佳;炉栅下方设置有支撑炉栅的尖锥形支架,炉栅盘绕在尖锥形支架上,离喷射头越近蒸汽温度越高,空心管内的蒸汽在高温下急速膨胀,再从喷射头快速喷出,能更快的搅动燃烧室内的空气,且此尖锥形支架的设计还能使燃烧后下落的残渣灰不容易堵住进风口;炉栅为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空心管,空心管内有蒸汽,可使炉栅不易融化;燃烧室四周设置储水层的目的在于储水层能将燃烧室内的温度吸收后将储水层内的水加热产生蒸汽,经由蒸汽管输向炉栅,再经由炉栅向燃烧室内喷射高温气体,这样既把储水层吸收的热量送回到燃烧室内,又能搅动燃烧室内的空气,起到助燃的效果,还能使炉栅不变型;尖锥形支架的下方与进风口相接,尖锥形支架四周的下方设置有出灰口,燃烧室内燃烧后的残渣灰不会大量的落到进风口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空气进入燃烧室,大量的残渣灰会沿着尖锥形支架的边缘落在尖锥形支架四周的下方,出灰口可以用来清理残渣灰,在喷射头在喷射高温气体时,出灰口的作用也和进风口相同,可以将外面的空气吸入燃烧室内,增加助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炉子的助燃装置,包括炉体1及烟囱2,烟囱2设置在炉体1上,炉体1内设置有燃烧室3,燃烧室3四周设置有储水层4,在储水层4上方设置有蒸汽室10,蒸汽室10连接有蒸汽管7,在燃烧室3一侧设置有炉门6,在燃烧室3下端设置有进风口5,进风口5与燃烧室3之间设置有由空心管制成的炉栅8,炉栅8通过蒸汽管7与蒸汽室10接通,在炉栅8上方设置有喷射头9,炉栅8下方设置有支撑炉栅8的尖锥形支架11,炉栅8盘绕在尖锥形支架11上,尖锥形支架11的下方与进风口5相接,尖锥形支架11四周的下方设置有出灰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返烧锅炉
- 下一篇:鉴频器及实现鉴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