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柜柜体组装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6240.3 | 申请日: | 201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H05K7/00;F16B5/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柜 组装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送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电力开关柜的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柜体组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对开关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柜体的外屏仪表布置、内部结构及防护等级,客户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下面结合本说明书附图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图1、图2所示,低压开关柜采用铰链及门锁的方式实现开门、关门操作。由于开关柜的框架在组装过程中,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和第三立柱5采用L型角板8、三角板12连接。
如图1,本应相互垂直的两个或三个立柱间角度公差较大,三角板12出现断裂、L型角板8发生弯曲,造成了整个框架结构的鼓肚或成平行四边形状;由此图可以看出第一立柱2与第三立柱5通过L型角板8连接时,由于柜内元器件重力作用,柜体框架受到向柜内的拉力,L型角板8强度不够常被拉变形,角度小于90度,整个开关柜变形,严重影响到开关柜的外观。
如图2,使得单元上门9和单元下门10与框体间的缝隙大小不一致,严重降低了开关柜外观的可视性,结构的不稳定使柜体内部元器件寿命降低,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的需要。由此图可以看出柜体框架有些变形,且单元上门9与框架边距比正常时大了约3mm之多,单元上门9与单元下门10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发生了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柜柜体组装连接结构,其目的是保证开关柜柜体不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关柜柜体组装连接结构,设在开关柜柜体的第一立柱、第三立柱的端部及第二立柱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为两两互相垂直,所述的连接结构为一个整体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三立柱连接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槽形结构,所述的立柱连接结构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设在所述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槽形结构的两侧。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充分体现了本实用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所述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槽形结构是在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三立柱的朝向开关柜内部方向上与第一立柱、第三立柱连接。
在所述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槽形结构之间设三角形的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与所述的槽形结构连接为一体。
在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槽形结构之间设三角形的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与所述的槽形结构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槽形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三立柱之间采用定位销定位连接。
所述的槽形结构、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采用自攻螺钉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开关柜柜体框架不变形,保证垂直状态,单元门间缝隙均匀,外形美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 点:实现了各立柱间的紧密配合,提高柜体的防护等级;实现了立柱及横梁间垂直安装,降低了框架的外形公差,保证整柜体所有门面板间门缝距离相等,提高了外形美观度;连接件上的限位销起到限制各立柱的位移,安装方便;新型连接件上设计的三角筋加强了本身的强度,降低了工件的变形系数,解决了L型角板变形弯曲、三角板发生断裂的问题;不仅适用MNS,还适用于GGD,GCS、GCK等C型材类低压开关柜及控制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开关柜立柱组装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开关柜外形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立柱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外形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连接结构,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定位销,5、第三立柱,6、加强筋板,7、加强筋板,8、L型角板,9、单元上门,10、单元下门,11、连接板,12、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6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