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流道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5924.1 | 申请日: | 201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流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成品冲料痕的热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成品射出成型领域,热流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热流道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塑料材料的浪费,还提升生产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客户会要求热流道直接进料在成品的公模面,这样废料更少,且成品的外观面不会出现进料痕迹。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现有热流道结构的示意图。该热流道10为开放式热流道,该开放式热流道10前端设有热流道嘴11,开放式热流道10直接进料在成品20公模面,因上述开放式热流道10温度很高,在生产过程中热量会直接传递到模仁以及成品20上,导致成型后的塑料外观表面会出现冲料痕(又称热晕),无法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热流道结构,该热流道结构在热流道直接进料在成品公模面时,有效减少了热传导,防止成品出现冲料痕,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结构,该热流道结构在热流道直接进料在成品公模面时,有效减少了热传导,防止成品出现冲料痕,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结构,应用于模具中,该热流道结构包括:
一热流道,其设于上述模具中,该热流道的前端设有热流道嘴;
一冷却水套,其设于上述热流道前端的外缘;
一隔热片,其设于上述热流道嘴前端,该隔热片减少热流道的热量传送到上述冷却水套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结构在热流道与模仁或成品之间安装隔热片及冷却水套,有效减少了热传导,防止成品出现冲料痕,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热流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热流道结构包括:
一热流道100,该热流道100为针阀式热流道或开放式热流道,于本实施例中,该热流道100为开放式热流道,该开放式热流道100设于上述模具中,该开放式热流道100的前端设有热流道嘴110,且该开放式热流道100的前端温度较高;
一冷却水套200,其套于上述开放式热流道100前端的外缘,该冷却水套200中装有常温水或冰水;
一隔热片300,其设于上述开放式热流道100的热流道嘴110前端,该隔热片300用于减少开放式热流道100的热量传送到冷却水套200上。
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结构在开放式热流道100和成品400之间安装隔热片300以及冷却水套200,通过隔热片300减少开放式热流道100的热量传递到冷却水套200上,同时在冷却水套200中使用常温水或冰水冷却,降低冷却水套200温度,减少热量传送到模仁以及成品400上,有效的减少了热传导,防止成品400上出现冲料痕。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结构,在热流道直接进料在成品公模面时,有效减少了热传导,防止成品出现冲料痕,达到客户的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