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背肩带扣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779.7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12 | 分类号: | A41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背 肩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衣配件,尤其涉及后背肩带扣。
背景技术
在女性内衣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对内衣产品细节的追求逐步提高,而文胸是女性的必备之物,女性对其要求更是严格;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女性选择文胸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胸与夏装的搭配是否合适,既文胸的肩带是否需要隐藏于夏装内;而现今市场上所出现的可满足隐藏于夏装内的文胸款式,通常是在肩带的结构上做文章以达到隐藏于夏装的效果。
参见图1~3所述,肩带可隐藏结构之一是肩带采用普通文胸的两条平行肩带1’的常规设计,在其中一条肩带1’上固设“0扣”2’,而在另一条肩带1’上固设“后背扣”3’,将“0扣”2’和“后背扣”3’相互扣合,形成两肩带的交叉款式,即可实现肩带隐藏于夏装内的目的,打开相互扣合的“0扣”和“后背扣”,即可恢复成普通文胸的两平行肩带结构;该文胸的肩带存在着“0扣”和“后背扣”不能从肩带上拆卸的问题,以至于解开“0扣”和“后背扣”后,作为普通文胸穿着时,会在夏装上凸显“0扣”和“后背扣”的痕迹,且会给穿着者背部带来压迫不适感;且该肩带结构设计存在着稳定性不足和穿脱不便的缺陷,以及该肩带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文胸。
当夏季到来,女性要进行户外运动,在穿着文胸时就会考虑文胸的肩带是否会下滑或外露于运动背心外,此时,女性只有穿着运动款(既交叉肩带款式)文胸才能解决运动时肩带下滑或外露的问题,而穿着普通文胸就会使肩带外露于运动背心外并有可能出现文胸肩带下滑的尴尬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后背肩带扣,其可从肩带上自由拆卸,并可搭配于各式文胸的肩带上,解决了文胸后背结构设计单一和文胸肩带容易滑落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后背肩带扣,它是由环状体和对称突设于环状体内环上的至少一对限位凸部构成,所述限位凸部的作用是限制两肩带形状以及位置。
所述一对对称设置的限位凸部相对端部之间的空隙距离为1.5mm~2.5mm,以便由此空隙放置入肩带。
所述后背肩带扣的面积为1.5cm×1.5cm~6cm×6cm,可随实际需求制作大小不同规格,目的为了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穿戴。
所述后背肩带扣的厚度为1.5mm~2mm,目的为了使用者感觉更加舒适贴肤并使其不具有压迫感。
所述环状体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或心形。
工作原理
将文胸后背两条肩带分别从后背肩带扣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凸部间的空隙处别入,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穿上文胸;后背肩带扣的位置可随使用者体形、外衣的款式需求或者活动及舒适度上下调整,以达到使用者的理想穿着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肩带向肩膀外侧下滑,并能轻松解决女性在穿着运动式背心或无袖式外衣时所出现的文胸肩带外露的尴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0扣”和“后背扣”应用于文胸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0扣”和“后背扣”应用于文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0扣”和“后背扣”与肩带结合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文胸的结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肩带结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4~6所示,后背肩带扣,它是由环状体1和对称突设于环状体1内环上的一对限位凸部2构成。
所述一对对称设置的限位凸部2相对端部之间的空隙距离为2mm。
所述后背肩带扣的面积为3.5cm×3.5cm。
所述后背肩带扣的厚度为1.7mm。
所述环状体1的平面形状为心形。
实施例2
参见图7所示,后背肩带扣,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状体1的平面形状为椭圆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后背肩带扣,所述的实施例及图,只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料斗秤物资计量系统
- 下一篇:磨齿机双片组合蜗轮螺旋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