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转位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5748.1 | 申请日: | 201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骏;梁元杰;李凤骏;刘克勤;蒋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虎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C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414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转位 辙叉 间隔 加工 成型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转位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
背景技术
辙叉是铁路轨道联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在中国综合运输网络中的担纲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在当前形势下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拉动经济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将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铁路干线逐年增多且不断提速,这样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对轨道行业生产厂家都是一个重要课题,轨道行业生产厂家对辙叉间隔铁的加工也提出了同等高效率、高精度的要求,原有的平装结构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加工效率较低,加工精度较低,且零部件较多不便于工具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的可转位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它刀片更换方便,排削槽空间大,排屑顺畅,能够满足铁路轨道行业生产厂家对高效率、高精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转位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它包括可绕中心线旋转的刀体,刀体由上刀体和下刀体组成,刀体上分布有刀片,刀片包含上刀体刀片和下刀体刀片,上刀体辙叉间隔铁加工部位相对应位置设计有上刀体刀片,下刀体辙叉间隔铁加工部位相对应位置设计有下刀体刀片,上刀体刀片和下刀体刀片相邻刀片相互搭接,沿刀体圆周相互交错,同一齿条上的刀片螺旋分布于刀体上,两条齿条形成一组完整的有效切削刃并一周均布数组,所有刀片固定安装于刀体上。
上刀体和下刀体组合,同一齿条上的刀片的排削槽相互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夹可转位结构,刀片刃口磨损后,刀片转位到新刃口即可再使用;刀具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编程加工,刀片定位更加准确,从而刀片搭接线型更加精确,所以刀具加工精度更高,此外在保证铣刀强度及排屑槽空间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铣刀的有效齿数,以极大的提高铣刀的加工效率;刀具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刀片更换方便,排削槽空间大,排屑顺畅;刀片型号及材质选用合理,保证了铣刀的加工性能,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1-刀体,2-上刀体,3-下刀体,4-刀片,5-上刀体刀片,6-下刀体刀片,7-齿条,8-排削槽,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转位辙叉间隔铁加工成型铣刀,它包括可绕中心线旋转的刀体1,刀体1由上刀体2和下刀体3组成,刀体1上分布有刀片4,刀片4包含上刀体刀片5和下刀体刀片6,上刀体2上辙叉间隔铁加工部位相对应位置设计有上刀体刀片5,下刀体3上辙叉间隔铁加工部位相对应位置设计有下刀体刀片6,上刀体刀片5由螺钉9固定于上刀体2之上,下刀体刀片6由螺钉9固定于下刀体3之上,上刀体刀片5和下刀体刀片6相邻刀片相互搭接,沿刀体1圆周相互交错,同一齿条7上的刀片4螺旋分布于刀体1上,两条齿条7形成一组完整的有效切削刃并一周均布数组,所有刀片4固定安装于刀体1上。上刀体2和下刀体3组合,同一齿条7上的刀片4排削槽8相互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虎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虎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自动锁的折叠小刀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清洗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