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音箱的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5593.1 | 申请日: | 201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向东;杨武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音箱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音箱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器的连接方式是插入式或固定的嵌入式,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存在以下缺陷:当连接状态下受到外力冲击时,很容易导致主体或附件损坏。例如,用户在搬动电脑时,若忘记拔掉插入电脑上的连接线,则很容易损毁接口甚至主机;儿童在摆弄与ipod连接着的音箱时也会损坏薄弱的接口或主机。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连接器,在连接状态下受到外力冲击时自动断开,有效保证连接装置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实现连接器与音箱或者其他对接装置的吸附式连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自动断开,避免外力冲击所造成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音箱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
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上部边缘设有插槽,该插槽底部中央向上延伸有一导电长条凸起;
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一侧壁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装设有均匀排列的用于连接对接装置的多个弹性顶针,且该弹性顶针的端部从外部可见;
所述连接器本体的至少一组成部分为铁制成;
所述音箱包括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安装有弹性顶针的侧壁相适应的插合槽,该插合槽底部中央设有凸出的与所述弹性顶针相适应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之后装设有磁铁。
其中,所述导电长条凸起向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上部中央倾斜。
其中,所述插合槽的底部边缘的两角呈光滑圆弧状。
其中,所述接触部包括多个与所述弹性顶针对应的通孔,且所述磁铁安装于该通孔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采用弹性顶针,其对接装置安装有磁铁,当连接器与对接装置靠近时,两者会自动吸附到一起,一方面保证了两者的紧密接触,一方面保证了两者在连接状态下受到外力冲击时的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被动接触面采用内陷式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短路的发生,同时使接触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H-H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细节A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音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音箱的左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音箱的细节B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连接器本体1的上部边缘设有插槽2,该插槽2底部中央向上延伸有一导电长条凸起3,用以连接MP3播放器;为使MP3播放器能够放置安稳,导电长条凸起3向连接器本体1的上部中央倾斜;
连接器本体1的一侧壁设有容置空间4,该容置空间4内装设有均匀排列的用于连接音箱的多个弹性顶针5,且该弹性顶针5的端部从外部可见;
另外,连接器本体1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采用铁制成。
请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应用上述连接器的音箱包括与连接器本体1的安装有弹性顶针5的侧壁相适应的插合槽6,该插合槽6底部中央设有凸出的与所述弹性顶针5相适应的接触部7,且该接触部7上设有用以插入弹性顶针5的通孔8,通孔8之后装设有磁铁9。为使连接器与音箱能够顺利快速地吸附在一起,插合槽6的底部边缘的两角呈光滑圆弧状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磁铁9结合弹性顶针5的方式,使得连接器在靠近音箱时能够自动吸附到音箱上,使其与音箱有效连接,即使有轻微的晃动,也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会自动断开连接而不会对音箱造成损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向东;杨武,未经刘向东;杨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