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影院功放机VFD灰度显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054.8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仇锡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美加音响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6 | 分类号: | G09G3/06;G09G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影院 功放机 vfd 灰度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单色点阵VFD上实现灰度显示的系统,具体涉及家庭影院功放机,本方式也可以扩展到任何使用此类VFD的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庭影院功放机功能不断发展,功能越来越多,可操作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良好的人机界面,目前很多家庭影院功放机都采用了点阵VFD做显示,由于VFD具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的优点,目前仍然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单色VFD的显示精度不高,只有通过灰度来产生立体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界面更加美观。
因此,设计具备灰度显示效果的产品明显比没有灰度的产品效果好很多,而且此技术理论上说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业内的一种技术创新。控制VFD亮度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用脉宽调制方法来实现灰度控制,也就是周期性改变光脉冲宽度(即占空比),只要这个重复点亮的周期足够短(即刷新频率足够高),人眼是感觉不到发光象素在抖动。由于脉宽调制更适合于数字控制,所以该方案利用高速的MCU,实现高速的定时刷新VFD,并动态控制占空比,利用脉宽调制来控制灰度等级的。
使用该系统可以显示立体感更强,同时也更加精细的画面,本实用新型是业内的一种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相关产品的不足,为提高显示内容的立体感及显示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于家庭影院功放机VFD灰度显示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显示可以提供更有立体感和更加精细的显示画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庭影院功放机VFD灰度显示系统,由中断信号处理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其中,
中断信号处理部分由VFD定时中断处理模块、栅格信号产生模块、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和第一显示数据缓冲区以及第二显示数据缓冲区构成;
显示部分由栅格控制驱动、阳极控制驱动和点阵屏构成;
VFD定时中断处理模块分别控制连接栅格信号产生模块、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第一显示数据缓冲区以及第二显示数据缓冲区,而栅格信号产生模块控制连接显示部分中的栅格控制驱动,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与显示部分中的阳极控制驱动通过接口串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点阵屏为128×32的点阵屏。
优选地,上述点阵屏与高速MCU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栅格控制驱动和阳极控制驱动为内置高压驱动。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通过灰度来产生立体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界面更加美观;
2.利用高速的MCU,实现高速的定时刷新VFD, 并动态控制占空比,利用脉宽调制来控制灰度等级;
3.提高显示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也更加精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流程图;
图3为具体波形的时序图。
图中标记:1-VFD定时中断处理模块;2-栅格信号产生模块;3-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4-第一显示数据缓冲区;5-第二显示数据缓冲区;6-栅格控制驱动;7-阳极控制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中断信号处理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
其中,中断信号处理部分由VFD定时中断处理模块1、栅格信号产生模块2、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和第一显示数据缓冲区4以及第二显示数据缓冲区5构成;VFD定时中断处理模块1分别控制连接栅格信号产生模块2、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第一显示数据缓冲区4以及第二显示数据缓冲区5;
显示部分则由栅格控制驱动6、阳极控制驱动7和点阵屏8构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NM12832J 的VFD为例,该屏是128×32的点阵屏,栅格控制驱动6和阳极控制驱动7均为内置高压驱动。点阵屏8通过数字信号接入,可以直接连接高速MCU,硬件线路比较简单可靠。
在上述结构中,栅格信号产生模块2控制连接显示部分中的栅格控制驱动6,阳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与显示部分中的阳极控制驱动7通过接口串行连接。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该系统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美加音响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美加音响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 下一篇:双面钝化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