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油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64432.0 | 申请日: | 201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军;蒋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东海橡胶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蒋全强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减震的硅油减震器。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使车架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噪声,不仅使驾乘人员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因此,如何减小工程机械驾驶室的震动,以减小噪音、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于减小噪音、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的硅油减震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油减震器,其包括:盛有硅油的硅油盆、密封固定于硅油盆上端口的橡胶柱、设于橡胶柱底部的阻尼板;阻尼板的外周与硅油盆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阻尼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橡胶柱的底面之间设有储油空间。
进一步,为确保作为运动件的所述橡胶柱的机械强度和整体性,橡胶柱的中央贯穿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工程机械驾驶室底板的安装轴,所述中心轴的底端与所述阻尼板相连。
进一步,所述橡胶柱的底面设有用于构成所述储油空间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硅油盆的底部一侧设有注油孔,该注油孔上设有密封螺栓,从而使注油步骤可以在硅油减震器组装完成后进行。
进一步,为确保作为运动件的所述橡胶柱的机械强度和整体性,所述橡胶柱内邻近外周壁处设有管状加强件,该管状加强件的顶部向外翻折以延伸出所述橡胶柱的外周壁并固定于硅油盆上端口。
进一步,所述管状加强件顶部的向外翻折的部分固定于硅油盆上端口的多个包边中。
进一步,所述管状加强件顶部的向外翻折的部分和硅油盆上端口的折边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工程机械的底架螺栓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硅油减震器中,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因此适于作为阻尼液。硅油减震器中,橡胶柱作为运动件,在阻尼液中振动时产生粘性摩擦且形成漩涡来消耗振动的能量,以减小振动。因此,实用新型的硅油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适于减小噪音、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的特点。(2)将橡胶柱作为运动件,使本实用新型的硅油减震器适于同时利用橡胶和硅油的减震作用,确保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实施例中的硅油减震器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硅油减震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2,本实施例的硅油减震器包括:盛有硅油4的截面为U形的硅油盆3、密封固定于硅油盆3上端口的橡胶柱2、设于橡胶柱2底部的阻尼板5;阻尼板5的外周与硅油盆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根据所需阻尼系数而定,也可通过实验确定其大小。阻尼板5的上端面与所述橡胶柱2的底面之间设有储油空间6。该储油空间6由所述橡胶柱2的底面的环形凹槽构成。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橡胶柱2中央贯穿设有中心轴8,所述中心轴8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工程机械驾驶室底板的安装轴1,所述中心轴8的底端与所述阻尼板5相连。使用时,可采用4-6个本实施例的硅油减震器通过安装轴1连接于工程机械驾驶室底板底部。
所述硅油盆3的底部一侧设有注油孔9,该注油孔9上设有密封螺栓。
所述橡胶柱2内邻近外周壁处设有管状加强件7,该管状加强件7的顶部向外翻折以延伸出所述橡胶柱2的外周壁并固定于硅油盆3上端口。
所述管状加强件7顶部的向外翻折的部分固定于硅油盆3上端口的多个包边3-1中。图1中的包边3-1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包边3-1的个数,例如3个、4个。
所述管状加强件7顶部的向外翻折的部分和硅油盆3上端口的折边上设有4个用于与工程机械的底架螺栓连接的安装孔3-2。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东海橡胶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东海橡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变速汽车档位操作构造
- 下一篇:一种双重密封的万向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