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撑伞器的止转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3898.9 | 申请日: | 201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波;叶玮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雪波 |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 地址: | 3175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 撑伞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附加装置,特别是用于支放晴雨伞的撑伞架与自行车车把或龙头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撑伞器,包括金属管支撑杆及装于支撑杆顶端的伞夹,半箍一与承重杆一体制成,金属管支撑杆通过由半箍一和半箍二组成的抱箍将撑伞器安装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车把或龙头上。中国专利200920122218.9“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撑伞器的连接座”所公开的,承重杆呈弧线形,其与伞的金属管支撑杆的连接端内埋有与金属管支撑杆底端螺纹配合的螺母。这种结构的一个缺点是,由于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遮阳伞的伞面大都是向后延伸的非圆形伞面,侧向风对伞面会产生扭力而使伞体扭转,严重影响了伞面的遮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伞体扭转的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撑伞器的止转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撑伞器的止转连接结构,包括由半箍一和半箍二组成的抱箍,承重杆下部和半箍一一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承重杆与伞杆的连接端开有椭圆孔或多角孔,相应的伞杆底端装有异形螺杆,异形螺杆的上部制成与上述椭圆孔或多角孔配合的柱体,下部制成与紧固螺母配合的螺杆体。
所述的多角孔为3-6角孔。
所述的异形螺杆的椭圆柱体或多角柱体的大部被自下而上伸入管型金属伞杆底端,露出的部位与承重杆的厚度适配。
通过一体注塑使伸入管型金属伞杆内的异形螺杆的椭圆柱体或多角柱体部位包覆有塑料层,通过对伞杆底端的挤压使异形螺杆和伞杆底端牢固结合。
所述的承重杆由金属板条制成弧线形,其弧线部位呈正四分之一椭圆线形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承重杆开有非圆孔,伞杆底端的异形螺杆的上部制成与上述非圆孔配合的非圆柱体,从而使伞杆和承重杆不能相对转动,保证了伞面对骑行者的最佳遮蔽效果。另外,承重杆制成弧线形,抗折性能明显增强,外形也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形状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承重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杆底端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撑伞器的止转连接结构,承重杆2由金属板条制成,强度高,其上部端头与支撑杆或伞杆1连接,下部一体制有半箍21,并与另一半箍3构成抱箍,使撑伞器可牢固箍紧在自行车的龙头上。承重杆2的上部端头与下部半箍21之间制成呈正四分之一椭圆线形状,可增强抗折性和美观度。承重杆2与伞杆1的连接处开有椭圆孔或3-6角的多角孔,本实施例的承重杆2与伞杆1的连接处开有方孔22,相应的伞杆1的底端装有异形螺杆5。
如图3、图4所示,相应的伞杆1的底端异形螺杆5的上部制成与上述方孔22配合的方柱体51,下部制成与蝶形紧固螺母4配合的螺杆体52。制作时,先将异形螺杆的方柱体51下部留出与承重杆的厚度适配的部位后的大部预埋注塑,使外形成为与伞杆内径适配的圆柱体,然后将圆柱体自下而上伸入管型金属伞杆底端,用压力机械将伞杆底端向内挤压,使伞杆1通过塑料层11与异形螺杆5牢固结合,图1中标记12表示挤压后产生的压痕。安装时,首先利用抱箍将承重杆2下端固定在箍紧在自行车的龙头上或车把上,然后将伞杆底端异形螺杆穿过承重杆方孔22,并使方柱体51露出的部位刚好位于承重杆的方孔22内,最后用蝶形螺母4锁紧于螺杆体52,使伞杆牢固安装在承重杆上。由于方孔22和方柱体51的止转作用,即使在较大侧向风力情况下,伞体也不会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雪波,未经刘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器
- 下一篇:助动车兼作座椅的储物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