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冻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3560.3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泽山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F24J2/4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高邮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冻型 平板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如图10所示,包括保温水箱和平板集热器,所述保温水箱上设置保温水箱进水管、保温水箱出水管、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和保温水箱循环出水管;所述平板集热器包括吸热板、吸热管、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每根吸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所述第一集管的进水端与保温水箱循环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集管的出水端与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每根吸热管呈竖向排列,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呈横向排列,第一集管的进水端与第二集管的出水端分别设置在集热器的上下两侧。这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不能抗冻,使得这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不能适用于有冻地区,从而不能普及。另一种技术是在这样的集热器内装入不冻热媒(一般使用防冻液),再通过热交换系统加热水器水箱内的水,这样的技术成本高,热效率低,长期运行时热媒的失效和缺失等都影响热水器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抗冻的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冻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水箱和至少一组平板集热器,各平板集热器设置在保温水箱的下方,所述保温水箱上设置保温水箱进水管、保温水箱出水管、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和保温水箱循环出水管;所述各平板集热器包括吸热板、吸热管、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每根吸热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同一第一集管,每根吸热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同一第二集管;所述第一集管的进水端与保温水箱循环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集管的出水端与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每根吸热管呈横向排列,所述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呈竖向排列,所述第一集管的进水端和第二集管的出水端分别设置在集热器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保温水箱内的水由保温水箱循环出水管流入第一集管,经过吸热管流向第二集管,再流入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最后进入保温水箱内。当在低温环境运行时,由于竖直集管的管径大于与横置的吸热管的管径,在冻结时会较迟。并且横置的吸热管附著吸热板,更会加快吸热管的冻结速度。在集热器冻结过程中,吸热管会首先由中部向两侧的集管冻结。集管的上端开口与水箱连接,这样会保持集热器的集管上管口保持开口状态,根据顺序冻结原理,集管冻结时会由底部开始向上的顺序冻结,按照这样的顺序冻结原理,本集热器会将集热器内的全部流道内的水在冻结时因膨胀而增加的体积的水排入保温水箱内,从而实现集热器整体抗冻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其结构简单、合理,并且能节约成本,易于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
为了使保温水箱内的水循环更合理,所述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保温水箱内的上端,保温水箱循环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保温水箱内的下端。
为了增加液体的流动,所述每根吸热管与第一集管连接的一端分别低于与第二集管连接的一端。
为了增加集热器集管的抗冻效果,进一步按照顺序冻结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分别由至少两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依次相接组成,小直径的金属管设置在下端,大直径的金属管设置在上端。
为了扩大集热器的面积,并能提高吸热管的抗冻性能,所述平板集热器为两组,其中一组平板集热器设置在另一组平板集热器的一侧。
同理,所述两组平板集热器的每根吸热管之间分别连接同一总集管,总集管的出水端与保温水箱连接。
为了防止水垢的沉积,所述第一集管的下端设置第一排污阀门。
同理,所述第二集管的下端设置第二排污阀门。
在保温水箱与平板集热器下方设有太阳能热水器支架。
平板集热器与保温水箱连接的管道外覆保温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泽山,未经徐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耧斗菜族植物中提取纯化木兰花碱的工艺
- 下一篇:新型电动车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