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顶钢圈安装防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3320.3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顶 钢圈 安装 变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系统中高炉设备的安装,尤其是一种高炉炉顶钢圈设备安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设计的高炉,基本都采取了串罐式无料钟设置,它废除了原有高炉的大、小钟及其漏斗,用1个炉口旋转布料溜槽和2个密封的料罐来代替,具有结构合理,重量轻,布料均匀,无泄漏,易于检修和维护等优点,但同时,对炉顶钢圈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炉顶设备安装是否能达到工艺要求,主要取决于炉顶钢圈的安装精度。炉顶钢圈的安装是整个炉顶设备的基础。
炉顶钢圈位于高炉炉壳的顶端,与炉壳连为一个整体,同时它又是炉顶装料设备的基础,尤其是水平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炉顶装料设备的安装精度及使用寿命,安装难度及工作重点就在于焊接防变形。以前的施工中,炉顶钢圈焊接后变形大,导致炉顶法兰研磨处理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顶钢圈安装防变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炉顶钢圈安装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调整装置、定位装置、支撑装置、定位螺栓和调整螺栓组成;所述的调整装置焊接在钢圈外侧,所述的定位装置焊接在炉喉上,所述的支撑装置焊接在炉颈外侧与定位装置底部相联接;所述的定位装置纵向和横向分别攻丝,纵向联接调整螺栓,横向联接定位螺栓。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倒L形,包括上平面板和侧板,二者之间联接加强筋。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调整装置为钢板,与钢圈外侧之间联接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采用八组本装置均布设置在炉顶钢圈的周围,将调整装置焊接固定在钢圈上,将定位装置焊接固定在炉喉上。按照钢圈安装图纸要求调整调整螺栓及定位螺栓,达到图纸定位尺寸后,将定位螺栓及调整螺栓点焊在定位装置上,固定好之后方可进行钢圈的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对钢圈安装前精确定位;2、防止钢圈焊接过程中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它由调整装置4、定位装置3、支撑装置5、定位螺栓1和调整螺栓2组成;所述的调整装置4焊接在钢圈6外侧,与钢圈6外侧之间联接加强筋7;所述的定位装置3焊接在炉喉上,为倒L形,包括上平面板和侧板,二者之间联接加强筋7;所述的支撑装置5焊接在炉颈外侧与定位装置3底部相联接;所述的上平面板纵向攻丝,联接调整螺栓2;侧板横向攻丝,联接定位螺栓1。
在安装炉顶钢圈时,应先在炉口的内、外侧合适高度分别搭设两个作业平台,吊机使用炉顶3000tm吊车,安装组对时可在钢圈周边位置均布四个千斤顶,用来支撑和调整炉顶钢圈的标高、水平度,钢圈组对好后先点焊固定,待检查无误后方可按要求进行焊接。
焊接前,制作8组本装置,将调整装置4焊接固定在钢圈上,将定位装置3焊接固定在炉喉上。按照钢圈安装图纸要求调整调整螺栓2及定位螺栓1,达到图纸定位尺寸后,将定位螺栓1及调整螺栓2点焊在定位装置3上,固定好之后方可进行钢圈的焊接工作。
焊接时需控制、矫正焊接变形,使其焊后水平度,纵、横中心偏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焊接前应将焊缝区域清理干净,并预热至200~300℃,焊接电流保持在200A~300A之间。
施焊焊工八人分为两班,每班四人,沿钢圈间隔90°站位,同一方向进行焊接,保持焊接速度一致。两班施焊人员每隔8小时倒班一次,保证整个焊接工作一气呵成,中途不停顿。起弧引弧应圆滑,避免产生弧坑、裂纹。同时因为定位焊与第一层焊缝极易产生裂纹,需充分重视,第一层焊接用φ4mm焊条。
焊接过程中对钢圈水平度进行及时实测,沿圆圈方法分12个点,对每点标高测量,观察标高变化情况,对每次标高高点进行集中焊接,消除标高误差后,再将焊工分开对称焊接。刚开始进行第一层焊缝焊接加大观测密度,每焊接500-800mm在炉顶法兰与炉喉之间增设一处加强筋。使焊接变形处于受控状态。
由于炉顶钢圈的安装要求高,而其焊接完毕后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为达到炉顶设备安装的要求,焊接完毕还需采用研磨法对炉顶法兰进行处理。采取本方案进行焊接后,变形很小,可控制在0.5mm以内。采取本方案进行焊接后,变形很小,需要研磨处理量很小,提高了设备安装质量,有效缩短大量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安全环保喷吹装置
- 下一篇:高炉熔渣冲渣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