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式破碎镐摆动减振手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2659.1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冰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破碎 摆动 手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式破碎镐(捣固镐)结构技术,尤其是涉及破碎施工用的冲击式破碎镐和铁路养护作业用的冲击式捣固镐的操作手把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冲击式破碎镐,通过将下部的破碎镐杆或破碎镐头更换为捣固杆或捣固头,就成为用于铁路道路养护作业的捣固镐,其操作手把有多种结构形式,但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国ZL专利号200420010450.0(授权公告号CN 2690447Y)发布的捣固机手把减振结构,与国外的如德国威克BH23型破碎镐(捣固镐)手把减振结构,均采用四杆机构,分别需要与破碎镐(捣固镐)的传动箱体和机罩相连接,结构与加工复杂,投入与加工成本均高;另如NDG-1型捣固镐采用了左右两边压缩弹簧及左右双导向的上下减振方式,体积重量均大,且加工复杂;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公司开发生产的眼镜蛇TT捣固机,它的操纵手把与用钢管弯成的燃油箱组装在一起,结构体积较大,比较重,对管式燃油箱的加工、安装和使用要求较高,由于管式燃油箱外露容易损伤,导致燃油外泄而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国内外的冲击式破碎镐(捣固镐)在操作手把方面存在着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结构简单小巧,重量轻,加工成本低的冲击式破碎镐摆动减振手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冲击式破碎镐摆动减振手把,在破碎镐的镐体上安装有一摆动支架与在镐体两边对称设置的支撑销连接;该摆动支架包括两块连接板,固定两连接板一端的连接杆,和固定在两连接板另一端的手把;在两连接板上位于手把和连接杆之间对称设有销孔,支撑销与销孔套接;在位于支撑销上方的镐体上设置有挂销;在连接板上靠近手把的位置开设有挂簧孔,在挂簧孔与挂销之间连接有拉簧。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销与连接板上的销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手把的轴心线与支撑销的轴心线形成有一偏心距,使手把能绕支撑销的中心进行摆动旋转。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销与连接板上的销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圈,能够吸收部分冲击振动能量,进行减振。在工作中,操作者双手握住左右手把进行工作,冲击式破碎镐(捣固镐)产生的振动往操作者手上传递时,首先经过橡胶圈吸收部分冲击振动能量,进行减振,又因左右手把受到操作者双手的约束,及手把的轴心线与支撑销的轴心线存在一个偏心距,使主要为上下方向的振动,转变为绕手把的轴心线,顺时针和逆时针交错进行的微量摆动旋转,而双手握住的手把的轴心线位置变化大大减小,实现了大幅减振,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条件,结构上也更加可靠和简单小巧,重量轻,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向上振动时的摆动减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向下振动时的摆动减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摆动减振方式作详细说明。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在镐体6上安装有一摆动支架与在镐体6两边对称设置的支撑销2连接;该摆动支架包括两块连接板7,固定两连接板一端的连接杆8,和固定在两连接板7另一端的手把1;在两连接板7上位于手把1和连接杆8之间对称设有销孔9,支撑销2与销孔9套接;在位于支撑销2上方的镐体6上设置有挂销5;在连接板7上靠近手把1的位置开设有挂簧孔10,在挂簧孔10与挂销5之间连接有拉簧4。挂簧孔10的孔中心与销孔9的中心线形成一个偏心距;由于手把1的轴心线与支撑销2的轴心线形成有一偏心距,使手把1能绕支撑销2的轴心线进行摆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销2与连接板7上的销孔9之间设置有橡胶圈3。使其能够十分有效地吸收和消减振动。摆动支架是一个整体刚性构件,便于双手操作能同步协调。
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摆动减振的工作方式如下:
冲击式破碎镐(捣固镐)正常工作时,设置的动力源(一般为电动机和内燃机)会产生振动,及破碎镐进行冲击破碎(或冲击捣固)工作将导致整机包括操作手把上下振动,如不采取减振措施,操作者难以长时间连续操作。
冲击式破碎镐(捣固镐)未工作时,因挂簧孔10的孔中心与支撑销2的轴心线形成一个偏心距,在拉簧4的拉力作用下,使摆动支架绕支撑销2的轴心线转动,使摆动支架上的连接杆8与破碎镐6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时操作者双手握住手把1,略微使力向下按,拉簧4被拉长,手把1绕支撑销2的轴心线转动,使摆动支架上的连接杆8与破碎镐6脱开一定距离,然后进行破碎(捣固)工作,工作产生的振动往手把1上传递时,首先带动支撑销2振动,经过橡胶圈3吸收部分冲击振动能量,减振后再带动摆动支架振动,因左右手把1受到操作者双手的掌控约束,及手把1的轴心线偏离支撑销2的轴心线有一偏心距离,从而使破碎镐(捣固镐)主要为上下方向的振动,转变为绕手把1的轴心线,顺时针和逆时针交错进行的微量摆动旋转,而手把1轴心线位置的变化量则大大减小,从而实现减振。当破碎镐6向上振动时,带动支撑销2、橡胶圈3和摆动支架等绕手把1轴心线,逆时针方向微量摆动旋转。当破碎镐6向下振动时,带动支撑销2、橡胶圈3和摆动支架等绕手把1轴心线,顺时针方向微量摆动旋转,这样使手把1轴心线位置的变化量即振动幅度大大减小;拉簧4起弹性回位与稳定作用。操作者在工作中仅承受较小的拉簧拉力和大幅减振后剩余的振动力作用,因而操作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冰,未经白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2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