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1713.0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永富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B62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江市运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座椅 康复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残人士使用的辅助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推、可坐、可扶,还能给婴儿坐或躺的一种多功能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
背景技术
许多疾病会引起人体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偏瘫,造成行走障碍,一些年老体弱的也往往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为了使患者尽快地恢复下肢的运动功能,除了合理的治疗外,自身的恢复性锻炼也十分重要。同时还应确保在锻炼中不会造成意外性伤害。康复行走车就是一种很好的行走辅助器具。但目前市场上的康复行走车大多是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供婴儿坐、躺,年老体弱者辅助行走的一种多功能的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人字形的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的上部连接有扶手柄,左侧车架与右侧车架之间插接有多根横梁管,在横梁管上固定有供人坐的凳板,在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四只支承滚轮,在凳板上方后部的左侧车架与右侧车架之间安装有靠背,其特征是在凳板下方的左、右侧车架之间安装有供婴儿坐或躺连接有靠背的坐垫。
所述坐垫与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的连接是在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上分别固定有纵向管,纵向管与滑杆的一端插接,滑杆的另一端制有挂钩,挂接在横梁管上,滑杆上套有滑套,滑套上固定有坐垫,滑套连同坐垫在滑杆上前后移动。
所述左、右侧车架后部的两只支承滚轮上方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通过刹车线到对应扶手柄上的刹车手柄相连。在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的人字形连接处是通过铰链连接,并在人字分叉的两脚之间连接有折叠撑杆,将人字分叉的两脚固定。在凳板上方后部的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之间固定有供靠背的横挡杆。在凳板上方前部与横挡杆相对的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之间固定有横扶手。所述的坐垫与靠背通过铰链连接。坐垫与靠背之间的折角大小是通过在它们侧面设有的带卡口的调节杆,以及定位钉的不同位置来实现的。在坐垫的下方挂接有购物篮。在靠背上连接有折叠的遮阳罩。在靠背和坐垫上安装有保险带。
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一种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不仅可以给年老体弱者康复行走,而且还可以作为婴儿车使用,供婴儿在车上安全地坐或躺,大大提高了该款康复行走车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坐垫与靠背折角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在靠背放平时的状态图;
图5是坐垫与靠背调节在的放平时的状态图;
图6是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在收合、折叠后的示意图。
其中:1、左车架;2、右侧车架;3、铰链;4、折叠撑杆;5、支承滚轮;6、扶手柄;7、刹车装置;8、刹车线;9、刹车手柄;10、调节孔;11、插销;12、横梁管;13、凳板;14、横挡杆;15、横扶手;16、靠背;17、坐垫;18、纵向管;19、滑杆;20、销轴;21、挂钩;22、滑套;23、铰链;24卡口;25、调节杆;26定位钉;27、购物篮;28、遮阳罩;29、保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永富,未经彭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