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FID立式防伪查询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1507.X | 申请日: | 201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戴安会;吕铖灿;苏杰;金浩;徐寅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巡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立式 防伪 查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标签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标签识别查询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标签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品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是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射频标签系统的功能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标签的标识功能,特别是各种加密技术的应用,使电子标签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防伪功能。电子标签附着在商品上,当其进入天线的有效覆盖范围时,阅读器就可以对电子标签携带的信息进行读取和识别。
普通查询机能实现物品信息简单信息的查询,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大多数查询机功能单一,仅提供物品简单介绍功能,不能与消费者进行信息交互。由于没有与计算机通信网络交互功能,物品最终用户不能通过现有查询机当场进行具体数据查询,尤其是商品真伪的辨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查询机功能单一,不能进行物品真伪查验的不足,提供了一种RFID立式防伪查询机,消费者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物品的防伪识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RFID立式防伪查询机,包括液晶触摸屏、射频天线、RFID读写器和数据处理设备,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与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与液晶触摸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防伪查询模块、广告播放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远程应用程序升级模块、液晶触摸屏驱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RFID读写器适配模块。防伪查询模块主要用于数据解密和防伪识别;广告播放模块可以在设备空闲的时候播放商品广告;语音提示模块对商品信息进行语言提示;远程应用程序升级模块可以远程更新RFID立式防伪查询及程序,方便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以太网。
作为优选,所述射频天线、RFID读写器和数据处理设备内置于一个立式机箱中。
作为优选,所述液晶触摸屏置于所述立式机箱面板上,有利于设备集成,避免分离。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查询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使消费者能查阅物品说明的同时还能在购买物品的第一时间读取物品电子标签内物品的相关信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上的物品数据信息进行比较,现场实现对物品真伪的识别,真正起到物品防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RFID立式防伪查询机,包括液晶触摸屏2、射频天线4、RFID读写器3和数据处理设备1。数据处理设备1包括防伪查询模块11、广告播放模块12、语音提示模块13、远程应用程序升级模块14、液晶触摸屏驱动模块15、网络通信模块16和RFID读写器适配模块17。防伪查询模块11主要用于数据解密和防伪识别;广告播放模块12可以在设备空闲的时候播放商品广告;语音提示模块13对商品信息进行语言提示;远程应用程序升级模块14可以远程更新RFID立式防伪查询及程序,方便维护。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以太网。射频天线、RFID读写器和数据处理设备内置于一个立式机箱中。液晶触摸屏2置于所述立式机面板上。
RFID读写器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串口输入数据处理设备,经过处理后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物品防伪识别及信息查询功能。采用液晶触摸屏,可以使输入和显示设备合二为一,简化设备结构。
按照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查询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使消费者能查阅物品说明的同时还能在购买物品的第一时间读取物品电子标签内物品的相关信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上的物品数据信息进行比较,现场实现对物品真伪的识别,真正起到物品防伪目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巡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巡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球装置
- 下一篇:连铸侵入式水口吹氩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