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铸造模具冷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1350.0 | 申请日: | 201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铸造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轮铸造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铸造生产车轮时,采用的冷却方式一般为风冷和水冷,水冷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不宜控制结晶,所以在低压铸造中使用有所局限,风冷一般采用小圈风、中圈风和中心风风管进行冷却,而在对上模进行冷却时由于车轮轮辋部分较宽,而风道所采用的管状风圈,无法更好的对上模轮辋部分进行有效的冷却,致使生产节奏慢,设备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车轮铸造模具冷却装置,该装置具有冷却速度快,结构简单,产出的毛坯机械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轮铸造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冷却装置、边模冷却装置和底模冷却装置,上模冷却装置包括装配在上模内的大圈风风管、上模中圈风风管、上模小圈风风管、上模中心风风管,其特征在于:上模冷却装置还包括上模轮辋风风桶管,上模大圈风风管、上模中圈风风管、上模小圈风风管、上模中心风风管和上模轮辋风风桶管分别与进风管相连接。
所述的上模轮辋风风桶管其特征还在于上模轮辋风风桶管的形状为密闭的环形圆桶状,上模轮辋风风桶管在对应轮辋一侧的桶壁上分布有出风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模轮辋风风桶管,使得铸造过程中轮辋能得到快速冷却,大大缩短了低压铸造的保压时间,同时保证了顺序凝固,保证了机械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上模轮辋风风桶管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上模轮辋风风桶管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3,一种车轮铸造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冷却装置、边模冷却装置和底模冷却装置,上模冷却装置包括装配在上模1内的大圈风风管2、上模中圈风风管3、上模小圈风风管4、上模中心风风管8,其特征在于:上模冷却装置还包括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上模大圈风风管2、上模中圈风风管3、上模小圈风风管4、上模中心风风管8和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分别与进风管9、12、11、10、7相连接。
所述的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其特征还在于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的形状为密闭的环形圆桶状,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在对应轮辋一侧的桶壁上分布有出风孔6。
工作时,由于加入了上模轮辋风风桶管5,冷却风由出风口7吹向上模轮辋对应部位,使得毛坯轮辋部分冷却速度加快,在保证顺序凝固的同时为了使得整体的生产节拍加快,根据车轮轮型的不同,不同程度的调节上模大圈风风管2、上模中圈风风管3、上模小圈风风管4、上模中心风风管8的进风流量并适当调整冷却工作时间,以及对应的调整边模与底模的冷却参数,从而使得在保证车轮毛坯机械性能的基础上生产节拍加快25%-35%。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模轮辋风风桶管,使得铸造过程中轮辋能得到快速冷却,从而加快了生产节拍,大大缩短了低压铸造的保压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箱包装输送限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产线上的工件传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