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炉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0974.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关要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要领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61670 河南省禹州市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炉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炉子。
背景技术
在炉具行业,炉子的烟囱大多是直接与炉膛相连通,其缺点为:1、热效率低,炉子不同部位的温差较大,炉膛上部的炉体受热多,温度较高,通常被烧得通红,容易引起烫伤事故,安全性差;2、余热利用效率低下,大量高温烟气通过烟囱直接排放至外界,浪费严重,燃料利用率低;3、烟囱经高温烟气加热,容易危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高的新型炉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炉子,包括炉体、炉体上部的灶台和灶台上的主灶口,主灶口下方的炉体内设有炉膛和炉桥,炉体侧面设有与炉膛相通的加柴口,所述炉体内设有与炉膛密封隔绝的余热收容腔,余热收容腔与炉膛通过炉膛上部的集热口相连通。
所述炉膛内设有密封集热口的挡火板。
所述灶台上对应余热收容腔设有辅灶。
所述辅灶为圆形凹槽。
所述余热收容腔侧壁上设有排烟口和清灰口,排烟口在上、清灰口在下;余热收容腔的其余侧壁上设为瓦楞状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百叶窗。
所述清灰口和加柴口上分别设有清灰门和加柴门。
所述炉膛上部圆周面上布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炉膛和炉体侧壁之间的空腔相通,炉体侧壁上设有百叶窗。
所述炉膛底部设有炉灰斗,炉灰斗插装在炉体底部。
所述炉体下方设有炉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余热收容腔可收集炉膛内的燃烧热量和烟气余热,并加以再利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环保节能。
2、在集热口处设有挡火板,炊事时,挡火板可以减少热量向余热收容腔内转移,使用灵活、操作简便。
3、在灶台上设有辅灶,可用于烤馍片、烤肉和烧温水,既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同时还丰富了大众人群的饮食文化。
4、在余热收容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为瓦楞状,可有效提高炉子在室内的散热效率和取暖作用。
5、在炉膛上部圆周面上布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炉膛和炉体侧壁之间的空腔相通,可以使空腔内的空气经进气孔进入炉膛,补偿炉膛的含氧量,促进燃料燃烧,提高燃料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新型炉子,其包括炉体1,炉体1上部为灶台2,灶台2上设有主灶口3,炉体1下方设有炉腿20,用以支撑炉体1。在主灶口3下方的炉体1内设有炉膛4和炉桥5,炉膛4和炉体1侧壁之间设为空腔21,炉桥5设在炉膛4下部。在炉体1一侧设有与炉膛4相通的加柴口7,加柴口7高于炉桥5,在加柴口7上设有加柴门8,添加燃料后可随时关闭,防止火苗外窜和热量散失。在炉膛4上部圆周面上布设有进气孔6,进气孔6与炉膛4和炉体1侧壁之间的空腔21相通,对应炉膛4的炉体1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百叶窗12,用于和外界进行空气交换,使空气经进气孔6进入炉膛4,补偿炉膛4的含氧量,促进燃料燃烧,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炉膛4底部设有相连通的炉灰斗9,炉灰斗9插装在炉体1的底部,用于收集炉膛4内的燃料炉灰,简单方便,清洁卫生。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在炉体1内设有与炉膛4密封隔绝的余热收容腔19,余热收容腔19与炉膛4通过设在炉膛4上部的集热口10相连通,炉膛4内的火苗、热量和烟气余热经集热口10进入余热收容腔19内,以备对余热进行再利用,提高燃料利用率。在炉膛4内设有密封集热口10的挡火板11,要利用主灶口3进行炊事时,用挡火板11将集热口10挡住,以减少热量向余热收容腔19内转移,使用灵活、简便。在灶台2上对应余热收容腔19设有辅灶13,辅灶13为不与余热收容腔19相通的圆形凹槽,可用于烤馍片、烤肉和烧温水,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余热收容腔19的侧壁上设有排烟口14和清灰口15,排烟口14在上、清灰口15在下,排烟口14用于连接烟囱,起到排烟作用,清灰口15上设有清灰门16,清理灰分后将清灰门16关闭,防止热量散失。为提高炉子在室内的取暖作用,在余热收容腔19的侧壁上设为瓦楞状散热翅片17,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散热翅片17上方侧壁上设有百叶窗18,此处的百叶窗18为纵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要领,未经关要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