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取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60941.6 | 申请日: | 2010-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华;李军;刘历波;原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取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扩底施工时使用的便携式取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各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为了保证楼房的质量,施工的重中之重的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便广泛的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对地基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努力提高单桩的抗冲击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同时,如何解决扩底或者打孔后产生的碎土成为了一项技术难题。申请号为2007101614405的发明专利中披露了一种取土设备,在这种取土设备中,使用了一负压源,工作时先给负压源接上电源,利用一个吸土头来接触碎土,强大的气流可迅速将吸土头附近的碎土吸进与吸土头连接的柔性管,再由柔性管送到吸土通道中,然后在落入盛土装置里。这种取土设备一改以前的人工取出碎土的做法,高效便捷,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特别是碎土需通过吸土头、柔性管、吸土通道才能落入到盛土装置中,从而使得在各个连接处特别容易产生积土,导致管道被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输土管道间的连接处过多而导致输土管道特别容易堵塞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的取土器,该取土器采用一新型的吸土管,减少了连接,降低了堵塞的发生次数,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便携式取土器,包括盛土箱及其箱盖,箱盖上设有提柄,盛土箱的上部放置一负压源,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接,还包括一吸土管,所述的吸土管由上管和下管组成,上管置于盛土箱的内部,其直径略大于下管,下管的上端与上管的下端相接,下管的下端穿过盛土箱的底部与吸土装置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上管的上端呈弯头状。
在上述方案中,上管和下管皆为无缝钢管,并通过焊接相连接。
本中请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包括上管和下管的取上管,并且上大下小,一方面减少了输土管道的连接点,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是上大下小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进入取土管的土与取上管自身的接触摩擦,可更为方便的将上由取土管进入盛土箱。
2)、由于采用了无缝钢管,并且通过焊接来连接,提高了吸土管的抗冲击力,进一步减小其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吸土管;
1、上管;2、下管;3、盛土箱;4、吸土装置;5、电源线;6、负压源;7、提柄;8、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取土器,包括盛土箱3及其箱盖8,箱盖上设有提柄7,盛土箱3的上部放置一负压源6,通过电源线5与电源相接,还包括一吸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土管由上管1和下管2组成,上管1置于盛土箱3的内部,其直径略大于下管2,下管2的上端与上管1的下端相接,下管2的下端穿过盛土箱的底部与吸上装置4相连接。为了更方便的排土,上管1的上端可以设置为弯头状。上管1和下管2可以采用无缝钢管,并将上管和下管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取土管的该进,克服了原来的取土通道中存在的较多连接处,降低了故障的发生率,同时由于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以及无缝钢管的材质,降级了土与管壁之间的摩擦。
由于本实用新型仅对输土管道作出了改进,不涉及吸土器的其他部分,鉴于相关内容皆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作一一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桩与基础的连结构造
- 下一篇:手扶式大型运动场地雨水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