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织物干布机和定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0830.5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英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3/06;F26B21/00;D06B15/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装置 应用 织物 干布机 定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烘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织物干布机和定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织物干布机和定型机都采用八个或者多个烘箱依次连接的结构,每一个烘箱都是一个独立的烘干装置,即首先通过风机将冷风驱动到热交换器表面,以形成热风,热风通过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风道送到风嘴,通过风嘴对织物的一面过着两面进行加热,以起到干布和定型的作用,也就是说八个烘箱是一个逐步去湿的过程,由于这种结构的机器的每一个烘箱都是一个独立的烘干装置,而靠前的烘箱内,热风的湿度都比靠后的烘箱内的风的湿度要大,这样不但直接导致前面烘箱干燥效率很低,也会造成干燥的不均匀,同时也因为后面烘箱内空气湿度太低,在高温处理织物的工艺中,容易造成天然纤维织物,如棉、人棉等形成碳化损伤,织物强力下降,品质容易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烘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织物干布机和定型机,它包括若干个烘箱以及设置于每一个所述烘箱内的加热装置,每一所述烘箱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任意一个烘箱或者多个烘箱之间形成一个热循环通道。
所述烘箱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t个烘箱的出风口与第(n-t+1)个烘箱的进风口之间设有风道,第t个烘箱的进风口与第(n-t+1)个烘箱的出风口之间设有风道,其中,n和t均为自然数,且t=1,2,3,…,n。
所述烘箱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一个烘箱的出风口与第n个烘箱的进风口之间设有风道,第m个烘箱的进风口与后一个烘箱的出风口之间设有风道,其中,n和m均为自然数,且m=1,2,3,…,n-1。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烘箱内的出风口位置的风机,以及位于烘箱内的出风口的上方设置的热交换器,每一所述烘箱内设有与进风口相通的风嘴。
所述热交换器四周侧面接触烘箱的内壁。
一种织物干布机,它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烘干装置。
一种织物定型机,它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烘箱独立热循环结构,将第t个烘箱和第(n-t+1)烘箱形成一个热循环通道,这样将前面湿度比较大的热风引导到后面的烘箱,这样可以对于后面烘箱内干燥度比较大的织物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将后面湿度比较小的热风引导到前面的烘箱,这样可以提高前面烘箱内的织物的干燥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得干燥比较均匀,干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2为标准,箭头表示烘箱间风的流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包括数个烘箱1,一般工业干布机和定型机采用的都是八个烘箱(11~18),当然,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调整,每一个烘箱1内均设有加热装置3,烘箱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31,烘箱1的底部设有出风口32,任意一个烘箱或者多个烘箱之间形成一个热循环通道。即可以是一个烘箱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烘箱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最优方案为:当烘箱1的数量为n个时,第t个烘箱与第(n-t+1)个烘箱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即第t个烘箱的出风口与第(n-t+1)个烘箱的进风口之间设有风道2,第t个烘箱的进风口与第(n-t+1)个烘箱的出风口之间设有风道2,其中,n和t均为自然数,且t<(n+1)/2。当n为偶数时,恰好是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第二个与倒数第二个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依次类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案,也可以是无规则的两个或者多个烘箱形成一个独立的热循环通道。
加热装置3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烘箱1内的出风口32位置的风机7,以及位于烘箱1内的出风口32的上方的热交换器6,每一所述烘箱1内设有与进风口31相通的风嘴5,为了充分利用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四周侧面可以接触烘箱1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英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英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