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沛筑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0703.5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郝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敬春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沛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沛筑。
背景技术
筑,是远在战国时期所产生的一件击弦乐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汉末,刘熙《释名》:“筑似筝而细颈部,十三弦。”《汉书·高帝纪》:“汉高祖刘邦平鲸布还都,经过故乡沛,招乡亲会饮,酒酣,曾亲自击“筑”而唱《大风歌》。”而后“筑”一直被称为“沛筑”。“沛筑”从战国到隋唐期间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宋代以后销声匿迹。二十世纪才有出土考古发现,但一直没能复兴。
目前,所研制的“筑”是在汉代原型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发明,扩大了“筑”的音量,美化了“筑”的音色,成为能演奏现代歌曲和古代琴曲的新乐器,音色与音量和古筝差不多,这个“筑”的研制成功,是对历史的一个贡献,也是对弘扬和传承汉文化的一个贡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沛筑,将失传了近千年古老乐器“筑”重现人间,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无“筑”的介绍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沛筑,包括筑首部、筑颈部、筑主体和筑尾部,所述筑首部与筑颈部为一体结构,筑颈部与筑主体的一端配合粘合,筑主体的另一端连接筑尾部;所述筑首部上表面设有前枕,前枕上设有骨片,筑主体包括一块面板、一块底板和两块侧板,面板、底板和侧板围成中空音箱,面板表面设有后枕和若干雁柱,后枕上设有弦枕脊,弦枕脊下方垫有骨片,在靠近后枕边缘处设有若干穿弦孔,底板表面设有发音孔,音箱内设有上弦轴、掛弦板和音柱,音柱连接面板和底板,筑尾部为调弦盒,并通过合页与筑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筑主体低端四角设有筑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增大了筑的音量,扩大了筑的音域,美化了筑的音色;不仅能伴奏于乐队,还可以独奏。即能奏现代歌曲,也能奏古典琴曲。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沛筑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沛筑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沛筑的仰视图;
图4是筑主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
1、筑首部;2、筑颈部;3、筑主体;4、筑尾部;5、前枕;6、后枕;7、面板;8、底板;9、侧板;10、音箱;11、雁柱;12、弦枕脊;13、骨片;14、穿弦孔;15、发音孔;16、上弦轴;17、掛弦板;18、音柱;19、调弦盒;20、筑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沛筑,其沛筑为五弦筑,包括筑首部1、筑颈部2、筑主体3和筑尾部4,所述筑首部1与筑颈部2为一体结构,筑颈部2与筑主体3的一端配合粘合,筑主体3的另一端连接筑尾部4;所述筑首部1上表面设有前枕5,前枕5上设有骨片13,筑主体3包括面板7、底板8和两块侧板9,面板7、底板8和侧板9围成中空音箱10,面板7表面设有后枕6和五个雁柱11,后枕6上设有弦枕脊12,弦枕脊12下方垫有骨片13,在靠近后枕6边缘处设有五个穿弦孔14,底板8表面设有发音孔15,音箱10内设有上弦轴16、掛弦板17和音柱18,音柱18连接面板7和底板8,筑尾部4为调弦盒19,并通过合页与筑主体3活动连接;所述筑主体3低端四角设有筑足20。
筑的结构非常严紧,筑首部1用来掛弦,弦的振动通过弦枕及弦码传到面板7,再通过音箱10使整个筑主体3产生共振发出铿锵亮丽的乐音。筑颈部2起到手持和支撑弦的作用。筑主体3主要是音箱10,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音量的大小。筑尾部4古代用来拴弦用,现改用钢琴上弦轴16,增设了掛弦板17,在尾部部的上弦盒内。筑尾部4已不再拴弦了,只是个样子。筑足20是稳固筑主体增加共振和音量的。弦枕有前后两个,弦的振动是通过弦枕直接传入筑主体3产生共振发出声音的。弦枕的用料和做工非常讲究,如有一点不合适,筑的发音就差。掛弦板17,侧板9都是选用发音较好的硬质木材,面板7精选发音比较好的桐木板,底板8选用色木板。发音孔15的增设扩大了音量。音柱18的增设使发音扎实饱满,不空洞。整个筑的设计和用材设计都与古代不一样,古代是用一整块木头挖空成型,不讲究面板7和底板8的发音功能,音量太小,音域太窄,现在设计的筑从选材到造型上都非常讲究,做每一道工序都很严格。增大了它的音量,扩大了它的音域,美化了它的音色。它不仅能伴奏与乐队,还可以独奏。即能奏现代歌曲,也能奏古典琴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敬春,未经郝敬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电缆用铜包铝镁导体线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粘贴的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