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0587.7 | 申请日: | 2010-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兰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莉莉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3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充电 正负 极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领域,一种电瓶充电附加电路,防电瓶充电时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
背景技术:
人们用充电器给电瓶充电,常因疏忽接错正负极性,损坏电瓶与充电器,甚至酿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充电器不足的现状,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可靠的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给电瓶充电,接错正负极性,不会损坏电瓶与充电器,方便,安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继电器,控制电路,指示灯组成。充电电源的正极经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电瓶正极;充电电源正极输出端一路接电瓶正极,另一路经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接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充电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经二极管D1隔开,经电容C1的滤波后,串接电阻R3,继电器线圈J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Q1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
在没有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电路的普通充电器的充电电源与电瓶之间,接入本电路,充电电源的正极经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电瓶正极,充电电源的正极输入端经二极管D1隔开,经电容C1的滤波后,作控制电路的电源。当充电电源的输出端正负极性与电瓶的正负极性接对时,充电电源这时还未接通,电瓶的正极电源通过接在充电电源正极输出端的接头,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使三极管Q1的基极得到导通电压,如果这时充电电源已加电,其电源通过二极管D1,电阻R3,继电器线圈J1,通过三极管Q1至电源负极,因三极管Q1的基极有了电瓶送来的导通的电压而导通,继电器得电而吸合,输出接通,充电开始。
当充电电源的输出端正负极性与电瓶的正负极性接反时,发光二极管D3截止不通,不发光,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不吸合,保护充电器与电瓶。如果充电器所接的电瓶处于短路状态,或者在充电过程中,输出端短路,则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通过,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为释放状态,而保护充电器。
D4为发光二极管,作充电电源接通指示灯,D3为电瓶正负极性接对接通指示灯,充电输出正负端与电瓶正负极性接对,则D3发光,发光二极管D3,有防止充电电源极性接反提 示与阻止作用。电阻R3与电容C2取值恰当,继电器在启动时能顺利吸合,启动后又能以较小的电流维持吸合。电瓶充满后,电瓶接点与充电电源都应断开。
有益效果:给电瓶充电,接错正负极性,自动保护充电器与电瓶;或充电电源输出端短路,则保护充电器;电路简单,安全可靠,方便实用,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2中,①为充电电源输入端,②继电器,③充电电源正极输出端即接电瓶正极端,④发光二极管D3,⑤控制电路,⑥为电瓶。其中:D1-2为二极管IN4007,D3、D4为发光二极管作指示灯,Q为NPN型三极管C2383,C1-2为电解电容,R1-3为电阻,J1为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如图2所示:由继电器,控制电路,指示灯成;D1-2为二极管IN4007,D3为电瓶正负极性接对指示灯,D4为充电电源控制电路指示灯,Q1为NPN型三极管C2383,C1-2为电解电容,R1-3为电阻;根据充电功率要求,选择继电器J1。
充电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经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电瓶正极,电瓶的正极电源通过接在充电电源正极输出端的接头,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使三极管Q1的基极得到导通电压;在充电电源已经加电时,其电源通过二极管D1,电阻R3,继电器线圈J1,通过三极管Q1至电源负极,因三极管Q1的基极有了电瓶送来的导通的电压而导通,继电器得电而吸合,输出接通,充电开始。
当充电电源的输出端正负极性与电瓶的正负极性接反时,发光二极管D3截止不通,不发光,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不吸合,保护充电器与电瓶。如果充电器所接的电瓶处于短路状态,或者在充电过程中,输出端短路,则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通过,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为释放状态,而保护充电器。电瓶充满后,电瓶接点与充电电源都应断开。
电瓶充电防正负极性接反的电路,防接错正负极性,防电源输出端短路,自动保护;电路简单,安全可靠,方便实用,易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莉莉,未经兰莉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干扰UPS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压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