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0452.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龙;宋晓艳;武辉;郭嘉强;曹堃;郝晓理;邓金娥;刘月在;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拖(洛阳)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摩擦 自适应 防滑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赛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国外已有采用防滑差速器的例子,并且已经重视对车辆用防滑差速器进行研究与试验。由于防滑差速器能有效提高拖拉机的使用性能,所以在国内外拖拉机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有助于提高拖拉机的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安全性,平顺性等。加装了防滑差速器的拖拉机对于差速器结构改动不大,自身成本低,但却可以大大改善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加速性能及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这无疑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用拖拉机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齿轮差速器,其锁紧系数约为1.11-1.35。当拖拉机一个驱动轮的附着条件很差时,普通的差速器只允许左、右两边的车轮达到低摩擦系数路面所能产生的扭矩,如果发动机传来的扭矩过大,低摩擦系数的轮胎便发生打滑,拖拉机可能发生陷车现象。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克服普通差速器因锁紧系数低而容易打滑的缺点,提高抗滑能力的拖拉机用差速器是用户关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够克服普通差速器因锁紧系数低而容易打滑的缺点,提高抗滑能力的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主要包括:差速器上壳体10、差速器下壳体5、差速器行星齿轮9、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差速器半轴齿轮4。将差速器定片2的外齿与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的齿槽连接,差速器摩擦片3的花键孔与差速器半轴齿轮4的花键齿相连接,差速器半轴齿轮4、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相互交叉安装好后,分别安装到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的配合孔内,将装有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止推垫圈6的差速器行星齿轮轴8安装到差速器上壳体10的两个半圆轴孔处,用10~14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把安装好的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连接在一起,用行星轮轴销钉7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简单齿轮差速器的基础上添加摩擦元件,通过增大差速器的内摩擦矩,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实现了差速锁紧功能,不需要驾驶员任何辅助。该差速器结构紧凑,工作时平滑无声,尤其是与普通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零件的通用性好,变型方便。且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拖拉机用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主要包括:差速器上壳体10、差速器下壳体5、差速器行星齿轮9、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差速器半轴齿轮4。差速器定片2的外齿与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的齿槽连接,差速器摩擦片3的花键孔与差速器半轴齿轮4的花键齿相连接,差速器半轴齿轮4、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相互交叉安装好后,分别安装到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的配合孔内,将装有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止推垫圈6的差速器行星齿轮轴8安装到差速器上壳体10的两个半圆轴孔处,用10~14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把安装好的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连接在一起,用行星轮轴销钉7加以固定。
静止状态时差速器半轴齿轮4背面的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差速器定片2的外齿与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上的齿槽相配合;带有花键孔的差速器摩擦片3与半轴齿轮4的花键齿相配合。半轴齿轮4、差速器行星齿轮9、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均可做微小的轴向移动。
摩擦片自适应防滑差速器实际工作时能根据需要快速和自动进行工作,而不需要驾驶员任何辅助。这个锁定效果是由对称布置在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内的多片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实现的。当左右驱动轮产生转速差时,传递驱动扭矩期间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差速器行星齿轮9的斜面产生轴向力。产生的轴向力通过半轴齿轮4作用在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上,使其沿半轴齿轮4产生轴向运动。由于外啮合的差速器定片2与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是结合的,以及差速器摩擦片3与半轴齿轮4是啮合的,因此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上壳体10、下壳体5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困难。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当左右驱动轮不产生转速差时半轴齿轮4、差速器定片2、差速器摩擦片3逐渐恢复原位,差速器恢复差速功能。
轴向力的大小决定着与负荷有关的碟片自锁扭矩的大小,自锁扭矩与输入扭矩始终保持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输入扭矩通过稳定的自锁作用始终保持与输出扭矩成比例。因此,自锁效果自行适应发动机扭矩变化和不同档位扭矩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拖(洛阳)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一拖(洛阳)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