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味气体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901.X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刚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A61L9/01;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高为 |
地址: | 20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味 气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味气体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氧脉冲放电和光催化来处理异味气体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异味污染是一种大气污染。异味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还能使人体产生畸变、癌变。异味普遍存在于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涉及畜禽养殖、转运、屠宰、卫生处理厂以及公厕、交通运输、旅游等各种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异味污染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异味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投诉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如何净化处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处理各种大风量、多组分异味气体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氧发生器,该离子氧发生器具备用于产生离子氧的电极,以使得产生与异味气体分子进行反应的氧离子;光触媒层,设置在所述离子氧发生器的电极上,用于降解异味气体分子;以及气体分配控制装置,能够按照异味气体的风量和反应后气体的浓度调节离子氧的产生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还具备:初效过滤网,用于将气体中的大颗粒物去除后送入所述离子氧发生器;静电过滤网,对经过所述离子氧发生器和所述光触媒层处理后的气体进一步过滤其中的杂质和带电物质;风机(5),用于收集气体并保证异味气体处理装置处于负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光触媒层由纳米多孔陶瓷板、以及涂敷在所述纳米多孔陶瓷板上的纳米催化剂构成,所述光触媒层利用所述离子氧发生器产生离子氧时的电晕放电使得所述纳米催化剂发生光催化反应。
优选地,所述纳米催化剂为二氧化钛或者二氧化锰。
优选地,所述离子氧发生器的电极为平行间隔排列,间距为1~6cm。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配控制装置具备用:于测量异味气体的风量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反应后气体中臭氧的浓度的臭氧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静电过滤网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或者无纺布滤材构成,网目数为90~150目,所述初效过滤网为网目数为60~120。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还具备:用于消除异味气体处理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的消声器。
优选地,所述电极为板式电极或者管式电极,由耐腐蚀材料构成,例如不锈钢。
优选地,在所述板式电极或者管式电极的正极或负极的一侧镀有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离子氧发生器与光触媒层,能够使活性氧离子的净化效率充分发挥,同时,光触媒层不但能进一步净化脉冲放电过程中可能生成的有害的中间物质,又能对离子氧发生器未能除去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效过滤网、静电过滤网能够去除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带电杂质,能够更有效地对异味气体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味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离子氧发生器2、光触媒层3和气体分配控制装置7。被处理的异味气体通过进口进入离子氧发生器2之后,进一步通过光触媒层3,从出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离子氧发生器2能够产生与异味气体分子进行反应的氧离子。一般地,离子氧发生器2具备平行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极,作为电极,可以采用板式电极或者管式电极,由耐腐蚀材料构成,如不锈钢材料。例如,通常可以采用厚度为1~4mm不锈钢板电极。
进一步,为了增加电离能力提高异味处理效果,也可以在浓度高的气体一侧的电极上镀银层,该银层的厚度可以为0.1~0.3mm。
离子氧发生器2采用高频高压电源,例如可以采用脉冲前沿小于50ns、脉冲半宽约为150ns、重复频率0~20kHz可调、0~15kV可调的高压高频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刚,未经陈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灭火系统
- 下一篇:配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