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柔性低损耗稳相射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9352.6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欢;陶士芳;张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徐钫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损耗 射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卫星移动通讯、无线电导航、电子跟踪和对抗、雷达通信系统以及各种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等高科技领域,作为低损耗柔软馈线使用,用于射频信号的传输的超柔性低损耗稳相射频电缆。
技术背景
射频电缆是信号传输线的一种,它是各种电子系统和仪器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器件,特别是射频同轴电缆,其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微波通讯系统等一些重要使用场合中,对电缆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使用频率更高(扩展到40GHz)、极低的衰减和电压驻波比、高相位稳定性、优异的屏蔽性能、耐高低温、耐电子辐射、柔软性好、小尺寸、重量轻等要求。尤其是在动态弯曲的特殊工作场合,还要求电缆具有极小的弯曲半径、弯曲过程中相位稳定、弯曲数千次后电气性能稳定等特性。
目前,低损耗柔软射频同轴电缆通常由内导体、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绝缘层、镀银铜(扁)线编织或镀银铜箔绕包外导体、护套等组成。比如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36582.9的实用新型专利《高强度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公开了一种射频电缆,由内至外依次由导体芯线、绝缘层、外导体屏蔽层、绕包生料带保护层及芳纶纤维编织保护层紧密复合组成。现有电缆的性能已难以满足上述工作场合的使用要求,特别是在满足更高使用频率、极低的衰减和电压驻波比等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极小弯曲半径下的相位稳定性、弯曲数千次后电气性能稳定性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柔性低损耗稳相射频电缆,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微波通讯系统等使用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场合,具有使用频率更高(0~40GHz)、极低的衰减和电压驻波比、高相位稳定性、优异的屏蔽性能、耐高低温、耐电子辐射、柔软性好、小尺寸等优点,且该电缆具有极小的弯曲半径、弯曲过程中相位稳定、弯曲数千次后电气性能稳定等特性,尤其适用于动态弯曲的特殊工作场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柔性低损耗稳相射频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3、护套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在外导体3与护套层6之间还设有紧固层4和保护层5;在外导体3外设有紧固层4,在紧固层4外设有保护层5;在保护层5外再设护套层6;所述的紧固层4为采用柔性高分子材料紧包形成;所述保护层5为镀银铜线编织层或镀银合金线编织层。
所述的内导体1采用镀银铜线绞合或镀银合金线绞合;
所述的护套层6采用硅橡胶挤出。
所述的外导体3为镀银铜箔绕包层。
所述外导体3采用的镀银铜箔绕包外导体,镀银铜箔厚度为0.03mm~0.05mm,宽度为2.00mm±0.02mm,绕包节距1.0mm~1.2mm。
所述紧固层4采用PFA或FEP紧包挤出,壁厚0.05mm~0.10mm。
所述保护层5的镀银铜线或镀银合金线的直径为φ0.08mm~φ0.10mm。
本实用新型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上述这些材料、采用特殊的电缆结构和加工工艺,使这种电缆相比同类型的低损耗稳相射频电缆,具有以下更突出的特点:
(1)电缆外径小、重量轻、使用频率更高:所述的绝缘层2采用低密度整体聚四氟乙烯绝缘,比重0.9~1.5,可以大大降低电缆的衰减,从而使电缆外径更小(<5.0mm)、重量更轻(<6kg/100m)、使用频率更高(0~40GHz)。
(2)极低的衰减和电压驻波比:所述的绝缘层2采用低密度整体聚四氟乙烯绝缘,比重0.9~1.5,高频下介质损耗极小、绝缘均匀性更好,使电缆具有极低的衰减(<3.5dB/m,40GHz)和电压驻波比(<1.4,0~40GHz)。
(3)高相位稳定性:所述的外导体3采用镀银铜箔绕包外导体,加上所述的紧固层4采用柔性高分子材料(PFA或FEP)紧包,使电缆在弯曲过程中相位稳定,具有高相位稳定性、高频下相位变化很小(电缆弯曲180°,弯曲半径12mm,Δφ<3°,10GHz)。
(4)优异的屏蔽性能:所述的外导体3采用镀银铜箔绕包外导体,加上所述的保护层5采用镀银铜线编织或镀银合金线编织,使电缆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100dB,1G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