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台试验模型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9218.6 | 申请日: | 201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斌;徐华;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徐华;王栋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试验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框架分层叠加式模型箱装置,尤其是适用于大体积、大重量,不允许模型有侧向位移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箱。
背景技术:
利用振动台试验模拟涉及半无限场地的地震响应时,用于盛装模型的模型箱结构构造形式对试验结果的合理性有较大的影响。其间涉及因素较多,考虑不周时可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并且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模型所使用的模型箱结构也不同。目前,公知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模型箱多为层状、允许有侧向位移的剪切模型箱,主要满足软土地基中隧道及地下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而不能满足盛装强度较大的不允许有侧向位移的岩质模型试验要求。
有关盛装整体性较好、强度较大的岩质隧道及地下结构模型试验模型箱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
①模型箱结构上应具有较大的刚度,避免箱体在激振过程中的倾倒或失稳破坏,尤其是确保岩质模型不能有侧向的位移;
②模型箱底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模型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③边界条件明确,力求使模型与边界面的接触条件可模拟原型场地的地震响应的性状,以便准确、可靠的采集量测信息及数据,并建立分析理论;
④避免模型箱与模型因自振频率相近而发生共振,由此影响量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⑤应满足模型浇铸的可行性及便捷性,且方便试验进行中对模型情况的观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层状剪切模型箱不能满足盛装整体性较好、强度较大的岩质隧道及地下结构模型模型箱的技术要求,提供一种不仅要能够满足盛装大体积、大重量,不允许模型有侧向位移的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刚度、自振频率及承载力要求,而且要使得模型的浇注更加便捷,能够解决模型与围岩体结构相似的难题,并且避免模型因干燥而产生大量人为干缩裂缝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振动台试验模型箱,包括筏式底座、组合箱体、至少三根斜支撑,组合箱体中有上箱体、固定在筏式底座上的下箱体、位于上、下箱体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箱体,上、下箱体与相邻中间箱体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在上箱体的周边和筏式底座相对应位置上分别有至少三个斜支撑上支座、至少三个斜支撑下支座,斜支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相对应的斜支撑上支座、斜支撑下支座连接,筏式底座上有至少二个吊装座。
上述的上、下箱体、中间箱体分别由框架、装于框架周边的框架壁、装于框架壁上的加强筋组成。
上述的筏式底座、上箱体、下箱体、中间箱体的截面形状分别为矩形,斜支撑为四根,斜支撑下支座为四个、分别固定在筏式底座四边角上,上箱体的斜支撑上支座为四个、分别固定在上箱体周边与斜支撑下支座相应位置上,吊装座为四个,分别位于下箱体周边。
上述的组合箱体正面和背面分别有观察孔。
上述的组合箱体中的每层箱体内壁分别装有减震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满足盛装大体积、大重量,不允许模型有侧向位移的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刚度、自振频率及承载力要求,而且分层叠加式结构使得模型的浇注更加便捷,并且适合按照围岩岩层产状,分层、分次、分部分的制模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模型与围岩体结构相似的难题,并避免了模型因干燥而产生大量人为干缩裂缝的缺陷。同时,也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型箱层数来满足不同高度模型的制作和试验要求,并且也可以通过调整聚苯乙烯泡沫内衬的厚度来适当改变模型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为左视图。
图3为图2中斜支撑与斜支撑下支座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斜支撑与斜支撑上支座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6为图1的后视图。
图7为图6中相邻箱体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筏式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矩形筏式底座1、组合箱体2及四根斜支撑3。组合箱体由上箱体2-1,下箱体2-2,位于上、下箱体间的三个中间箱体2-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徐华;王栋,未经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徐华;王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起重功能的救援铁锹
- 下一篇:高压力重型锚杆静压桩压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