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滤机复合橡胶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7492.X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统华;陈怀兵;汪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东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复合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具体是一种复合硫化橡胶的压滤机滤板,广泛用于氯碱、化工、冶金、陶瓷、轻工、矿业、精细化工等行业处理工业废液及原料生产过程中固液分离。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进行固液分离的关键设备,能有效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传统压滤机滤板的缺点有:过滤面采用圆弧条形凸肩胳支撑滤布,与滤布接触面大,过滤速度慢,且滤板中进料时由于条形凸肩胳使物料不易扩散,滤液排出速度慢,泥饼的含水率高;滤板挂耳采用圆轴、尼龙滚轮,在拉板过程中滤板容易脱轨;滤板过滤面无支撑凸台,在压滤过程中受力易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牢固、不变形,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压滤效果好的压滤机复合橡胶滤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滤机复合橡胶滤板,主要包括钢板骨架,钢板骨架由钢板两表面的周边焊接圆钢而成,钢板骨架的圆钢上和钢板表面均复合有硫化橡胶层形成滤板,其技术特点是所述钢板骨架的圆钢上复合硫化橡胶层形成滤板边框,钢板的正、反表面复合硫化橡胶层形成滤板压滤面,所述压滤面设有通孔状的进料孔,进料孔设置于滤板过滤面的上部或中部或下部位置;滤板的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小凸台和多个支撑凸台,小凸台呈圆台或椭圆凸台或圆柱形,小凸台直径为6-12mm,高度为4-8mm;支撑凸台呈圆台或椭圆凸台或圆柱形,支撑凸台均匀对称设置于滤板正反过滤面中间位置;滤板的正、反压滤面底角两侧边上均设有使正、反压滤面相通的出液口,滤板的滤板边框底角处均设有连通出液口的出液通道。滤板装入压滤机后,相邻两滤板间的复合硫化橡胶边框对应密合使两滤板的压滤面形成滤室,小凸台支撑滤布使小凸台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通道,物料由滤板的进料孔进入滤室,固体颗粒被滤布截留在滤室内,液体则穿过滤布顺着压滤面的小凸台间的通道流向压滤面出液口,经出液通道排出压滤机;相邻两滤板的支撑凸台相互支撑,避免滤板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通道包括输出通孔和两只出液管,输出通孔设置于滤板边框的底角处,两只出液管的一端均连通输出通孔,出液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出液口;或所述出液通道包括出液管,出液管设置于滤板边框底角内,出液管一端分别连通出液口,另一端连通外部排水。
再进一步地,所述滤板两边分别设有挂耳,挂耳下端面设有向下的开口,一挂耳的开口呈矩形,另一挂耳的开口呈梯形。滤板两边挂耳下端面开口形状与主梁形状对应分别呈不同的矩形和梯形,滤板安装结构稳定,运动时无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滤板采用优质钢板骨架,骨架四周采用的圆钢焊接加强过滤面、密封面的强度,滤板的滤过面采用Φ10、高5mm园锥台支撑滤布;在过滤过程中,小凸台与滤布接触面小,过滤时水路畅通无阻,过滤速度快。滤板两侧过滤面上均布支撑凸台,保证滤板在压紧后,在过滤高压的情况下能互相支撑不变形。能在工作压力下反复经受压紧、松开、再压紧、再松开操作,比灰铸铁板、聚丙烯板弹性好,不容易断裂,。滤板的掛耳采用铸钢的方轴焊接在滤板两侧带有V形槽限位,保证滤板整齐划一。复合橡胶板根据用户处理物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橡胶工艺配方,进行混炼改性后与钢板骨架经过模压成型。在处理各种物料能达到比原有滤板处理滤饼厚薄均等,密封性能更好,强度高,过滤效率高,滤室容积大,使用寿命长,滤板骨架可反复复胶循环利用,综合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板1,圆钢2,滤板边框3,压滤面4,进料孔5,小凸台6,支撑凸台7,出液口8、81,出液管9、91,输出通孔10,挂耳11,矩形开口12,梯形开口13,硫化橡胶层14,出液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东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东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