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索助爬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7447.4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龙 |
主分类号: | A63B29/02 | 分类号: | A63B2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助爬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攀爬、登高工具,特别是一种能够帮助爬绳者加快攀爬速度、减轻体力消耗、省力使用的绳索助爬器。
背景技术
登山、攀岩运动员、地质工作者、采药工等外出工作时,在一般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地方,还需随时携带绳索进行登山探险、勘探测量或采药,但他们都是依赖强壮体力和训练有素的技能借助绳索进行攀爬、登高工作。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碰到突发、紧急、意外事件,如旅游、车祸中碰到的悬崖救援、自然灾害救助、消防、矿难救险等,这些被救助的弱视群体,根本无法仅靠自身的力量解困,但在恶劣、紧急的条件下,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任何其它更好的救助办法时,利用在绳索上加装助爬辅助件仍是最快、最简单的首选救助工具。
专利号200710306801.0“绳索助爬器”虽也提供了一种能帮助爬绳者减轻劳动强度、省力,不仅作休闲娱乐、锻练身体的健身器材,同时也可作紧急求助工具使用,但其结构还不够简单,零件较多,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绳索助爬器,其结构更简单,并且功能齐全,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除作休闲娱乐健身器材使用外,还可作紧急求助工具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绳索助爬器,包括固定有鞋带的踏板、固定有前、后罩盖的主体及助力装置,还包括连接在调节板上的下移器,所述下移器由连接有推杆的连接板的一端与调节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用螺杆、螺母、圆头螺母固定在主体上组成,所述助力装置由连接有弹簧的绳管固定在主体上,调节板连接在主体上并与弹簧配合,主体和调节板上有相对应、配合的八字形滑轨,滚柱在滑轨中上、下移动与主体、调节板配合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助爬器省掉了导管及和踏板连接在一起的零件,原滚柱不仅要与绳、主体、调节柄配合,还要与导管配合,而导管结构复杂,难加工,另外根据八字形的运行轨道设计计算导管直径要大,因此要求配置的绳也较粗,但助爬器使用的绳很长,因此光绳的重量就很重,现减少了一些零件,不仅结构简单粗细绳都可使用,所以此助爬器重量轻、体积小,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踏板重心向上移安装在主体外,因此使助爬器自身体积小重量轻,另外此助爬器功能齐全,不仅能助力向上爬,还可以触动推杆往下爬,使用方便,主体上还固定有保险扣,在攀爬的过程中,若碰到有斜坡还可将保险扣栓在人身上的保险带上,将人吊在绳上脚搁在斜坡上休息一下,使用安全、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未画鞋带)。
图3、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拆下前罩盖、保险扣)。
图4、本发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主体6的顶面上有通孔,前、后面上有相对称的两主滑轨19和安装孔,主滑轨呈八字形上、下排列的两组通孔。
调节板8为上端相连接,下端开口的夹板形,上端中间有通孔,前、后夹板上有对称的滑轨18,滑轨呈相通的倒八字形排列的上下两组通孔,并且与主体6上的主滑轨19相匹配。
将上端为圆筒形,下端为板形的绳管9从下向上穿过主体6顶面上通孔,用螺钉固定在主体6上,绳管9外套有弹簧10,在上、下主滑轨19、滑轨18上安装四个表面有滚纹的滚柱17,再将调节板8套在绳管9外,调节板的前、后夹板夹持固定在主体6的前、后表面的中间位置上。
在主体下端中间用螺钉螺母固定导板15,保证绳在主体内是垂直的,两踏板5的下表面上还用垫片13、螺钉固定鞋带7,鞋带为粘搭扣。
在调节板的前夹板下端用螺钉固定连接板14的一端,主体6下端开口处一端用螺杆20和螺母使连接板14的另一端与主体6的前、后面固定,主体下端开口的另一端用螺杆20螺母和圆头螺母22连接主体的前、后面。推杆12用一端上的螺纹固定在连接板14上的螺管21内,两踏板5夹持在主体6的下端开口处,最后将前、后罩盖2、11紧贴在主体6的前、后表面上,用带有通孔的两保险杆 4分别穿过前罩盖2、主体6及踏板5上的腰形槽16、后罩盖11上对应通孔用螺母固定在主体6上,两踏板5安装在主体两侧边,保险杆4上连接有保险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龙,未经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钛低钼高强韧性双丝埋弧焊用低合金焊丝
- 下一篇:轮胎修补密封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