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敞篷列车的自动化喷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7232.2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和;田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豪国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天华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6 | 分类号: | B05B15/06;B05B15/08;B05B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敞篷 列车 自动化 喷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敞篷列车的自动化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炭的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风力等原因,煤尘会随风流失、抛洒扬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煤尘是酸性的,抛洒后附着在沿线的车站等建筑、民用设施等物体及农作物上,严重影响了铁路沿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沿线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破坏。煤尘还严重污染了隧道内线路的道床,并加剧了其板结程度。在污染程度严重的地段,煤尘已埋没了扣件、轨枕板等,给工务部门日常的养护维修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额外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对钢轨和扣件等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带来了安全隐患。此外,煤尘经常引起供电接触网、绝缘子的短路,放电,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污染铁路信号、通讯电缆等设备,给日常的检修工作带了很大困难。列车经过隧道时,扬尘弥漫隧道,大大降低了能见度,不仅使机车乘务人员的视线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由于煤尘堵塞了机车散热网,使机车内的电器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经常引起设备故障,使其完好率和安全度降低,严重威胁着列车的运行安全。
煤炭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车辆开动时,煤层表面被气流吹起;会车时的气流扬起了粒径较细小的煤粉;列车经过时,过去沉积下的煤粉重新扬动;列车经过隧道时产生的“活塞风”加之列车的颠簸震动,使直径较大的煤粒也会被吹离车体,细小的煤粉吸附在隧道洞壁、洞顶及接触网、绝缘子等设备上,形成污染;路基上的沉积煤粒如高于铁轨,就会受到再次碾压,形成二次污染。
煤炭抑尘剂是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组合而成,聚合物中的交联度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子间具有各种离子集团,由于电荷密度大,与离子之间产生较强的亲合力,能迅速捕捉并将微粒粉尘牢牢吸附,具有很强的抑尘、防尘的作用。
现有煤炭抑尘剂喷淋系统虽然能实现将煤炭抑尘剂喷淋到煤炭表面的基本目的,但仍有以下技术缺陷:第一、当煤炭表面高度发生变化时,喷淋设备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喷淋位置离煤表面过低将导致抑尘剂无法充分覆盖煤的表面,以至于使抑尘效果受到影响,喷淋位置离煤表面过高将导致抑尘剂液体的浪费;第二、由于摆臂上的远离立杆的喷头比靠近立杆的喷头中的压力小,导致远离立杆的喷头喷出的煤炭抑尘剂面积和厚度有限,喷淋密度也存在不足。第三、摆臂的升降机构采用液压系统,存在着漏油、低温、不清洁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敞篷列车的自动化喷淋系统,其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1)传统的煤车喷淋设备中的喷头与煤表面直接的距离无法进行调节,而影响到喷洒抑尘剂的效果;
(2)传统的煤车喷淋设备中的喷头由于喷洒抑尘剂压力不均,也会影响到喷洒抑尘剂的效果;
(3)传统的煤车喷淋设备中摆臂的升降机构采用液压系统,存在着漏油、低温、不清洁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敞篷列车的自动化喷淋系统,包括复数个喷头、摆臂以及立杆,此外还包括:
一喷头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喷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头中煤炭抑尘剂的压力和流量;
一摆臂升降装置,所述摆臂升降装置控制所述摆臂和立杆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和定位;
以及一摆臂旋转装置,所述摆臂旋转装置控制所述摆臂以及摆臂上复数个喷头绕着所述立杆旋转。
进一步,所述喷头流量控制装置为在所述复数个喷头上采用不同半径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半径满足以下函数关系:
R=D/L
其中:R——喷嘴的半径;
L——喷嘴圆心至立杆的距离;
D——常数。
进一步,与所述复数个喷头连接的煤炭抑尘剂管道的半径随着煤炭抑尘剂管道与所述立杆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进一步,所述摆臂升降装置包括:电机B、螺母、丝杆、丝杆升降主机、传感器A以及传感器B;所述传感器A以和传感器B设置在所述立杆上方,所述传感器B和所述传感器A分别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电机B连接;所述电机B转动时,所述丝杆升降主机将水平轴向的旋转力转变成垂直方向的旋转力,所述丝杆在所述垂直方向的旋转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螺母和摆臂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摆臂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限位装置A和升降限位装置B,所述螺母在所述升降限位装置A和升降限位装置B之间的丝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摆臂旋转装置包括电机A、蜗杆、蜗轮、旋转底座、摆臂旋转限位装置A以及摆臂旋转限位装置B;所述电机A带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与涡轮相互的配合推动所述旋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底座上方所述摆臂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豪国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天华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豪国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天华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