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曝气、膜过滤出水一体的束状中空纤维膜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57181.3 | 申请日: | 201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全;唐星华;王仙芳;王鸣;郭桦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曝气 过滤 出水 一体 束状 中空 纤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曝气、膜过滤出水一体的束状中空纤维膜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的工艺中,利用中空纤维膜的微孔只让水通过,不让污泥通过的特性,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代替二沉池,可以让处理后的废水从反应池中排出,而让活性污泥继续停留在反应器内,从而实现活性污泥和水分离,这种工艺大大减少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和占地面积,提高了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浓度,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目前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应用最广的膜组件主要是浸没式膜组件,这种膜组件没有外壳,膜组件直接放置于活性污泥反应池内部,在膜组件下部另外加装曝气头曝气为反应池内提供氧气,膜组件上端连接出水抽吸泵。目前商业化的膜组件主要有以下三类:一类是窗帘式膜组件,这种组件安装简便、出水效率高,在膜片下部加装曝气头可以减少膜污染,但是这种膜组件膜架设计复杂,安装困难,膜清洗时拆卸麻烦,反应器尺寸较大。第二种就是以旭化株式会社为代表开发的中空纤维膜模块(ZL 02803402.3),是把含许多中空纤维膜丝的中空纤维膜束,封装成束状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空纤维膜一端封闭,并在其下端加装曝气头,开口端与出水抽吸泵连接,这种膜组件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拆卸、清洗时方便,但是由于中空纤维膜束的高充填密度导致了曝气头的气流不能进入膜束中间,使用一段时间后,膜组件中间的膜丝由于毛发或厌氧微生物在膜表面的粘附,导致污泥在膜丝表面结块,引起膜通量的下降;第三种就是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平板式膜组件,这种膜组件耐污染性较前两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好,但是这种膜组件在相同体积内膜面积远远低于前两种,所以对于处理相同水量时,膜的一次性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集曝气、膜过滤出水一体的束状中空纤维膜装置,该组件的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均匀分布曝气管,实现束状中空纤维膜丝内部的曝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曝气管、中空纤维膜丝、进气口、出水口、环氧树脂管板、胶粘剂封头固定杆,其特征是若干根曝气管和若干根中空纤维膜丝扎成一束,曝气管均匀分布在中空纤维膜丝中间,进气口端面的曝气管和出水口端面的中空纤维膜丝进行封孔处理,中空纤维膜丝的束状两端分别连有环氧树脂管板,两个环氧树脂管板之间连有胶粘剂封头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1、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之间分布了曝气管;2、束状中空纤维膜组件实现了中空纤维膜丝之间的曝气;3、这种束状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内部曝气减少了膜的污染,活性污泥不会在膜丝上产生结块污泥;4、反冲洗水从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和曝气管内部喷出使得膜组件中所有的膜丝均得到清洗,易于清洗,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曝气管2、中空纤维膜丝3、进气口4、出水口5、环氧树脂管板6、胶粘剂封头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若干根曝气管1和若干根中空纤维膜丝2扎成一束,曝气管1均匀分布在中空纤维膜丝2中间,进气口3端面的曝气管1和出水口4端面的中空纤维膜丝2进行封孔处理,中空纤维膜丝2的束状两端分别连有环氧树脂管板5,两个环氧树脂管板5之间连有胶粘剂封头固定杆6。将50根管式膜(内径14mm)均匀排布在1000根PVDF中空纤维膜(内径1.0mm,外径1.6mm,膜壁厚0.3mm)内,扎成束状,进气口端管式膜开口,出水端中空纤维膜开口封装成环氧树脂管板,中空纤维膜组件长1m。将膜组件安装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测试膜的运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