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胶混合乳化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7064.7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1F3/08;H01M10/10;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乳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蓄电池生产企业使用的的一种酸胶混合乳化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蓄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6-DZM20以上蓄电池灌酸以后,易出现漏酸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蓄电池厂家一般都在酸液中加入硅胶,采用磁力泵进行循环混合,但经常会出现胶体沉淀现象,使设备精度下降或造成管道堵塞,同时也对蓄电池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至今尚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的技术应用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稳定蓄电池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设计一种酸胶混合乳化机,使胶体和酸液能够充分进行混合,并使胶体通过乳化机的高速剪切细化为小颗粒状,达到酸胶混合均匀,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酸胶混合乳化机,包括设有酸液进料管的酸罐、连通有混合液循环输入管路、混合液循环输出管路、胶体输入管路的磁力泵,所述磁力泵通过混合液循环管路、以及混合液循环输出管路与酸罐连通,所述循环管路连通有混合液输出管路,所述乳化机的机体通过支撑架设置于酸罐的罐口上,其定转子伸入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在酸罐内配置一台高剪切乳化机,罐体外配置一台合金磁力泵(用于混合液的循环),胶体存放于计量器之中,在酸液循环的过程中,胶体逐渐沿胶体管路经合金磁力泵输入罐体中,并被高速旋转的乳化机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机械和液力剪切,产生超强的剪切力,迅速减小液滴尺寸,从而使不相容的胶体和酸液,瞬间均匀细化,经过循环往复,使得乳化更稳定,分散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设有取混合液样口,用于检测混合液是否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还设有清洗排污口,用于对罐体及胶体容器的及时清洗,确保混合液的质量并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为了避免酸液在乳化机的高速旋转下产生漩涡,特在罐体内壁增加1000*100*8折流板3三块,沿圆周均布。为避免出料出现死角,罐体底部内层增加水平夹角为3度的斜坡板,材质为耐高温的PPH,并确保与罐体无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2所示,一种酸胶混合乳化机,包括设有酸液进料管1的酸罐2、连通有混合液循环输入管路16、混合液循环输出管路7、胶体输入管路6的磁力泵8,所述磁力泵8通过混合液循环管路16、以及混合液循环输出管路7与酸罐2连通,所述循环管路16连通有混合液输出管路10,所述乳化机14的机体通过支撑架15设置于酸罐2的罐口上,其定转子伸入罐体内。
混合液循环输出管路7输出口与胶体输入管路6连通,所述胶体输入管路6输入口连通于胶体计量容器5。混合液输出管路10设有混合液取样管口11。
所述酸罐2的内壁沿圆周至少均布有两块折流板3(在本实施例中均布有三块折流板),酸罐2内底部设有斜坡板17,一侧设有液位计13,还设有清洗液排放管路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全站仪点下对中辅助系统
- 下一篇:单相IC卡预付费数字电能表